麥門冬
《本經(jīng)》
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階草或大葉麥冬的須根上的小塊根。
處方名:麥冬、寸冬、麥門冬。
性味:甘、微苦、微寒。
歸經(jīng):入肺、心、胃經(jīng)。
功能:潤(rùn)肺養(yǎng)陰,益胃生津,清心除煩。
主治與應(yīng)用:
1.用于肺陰不足,溫燥傷肺、干咳氣逆,咽干鼻燥等證,如清燥救肺湯,即以本品配伍桑葉、杏仁、阿膠、生石膏等藥;治肺陰虧損、勞熱咯血及燥咳痰粘之證,如二冬膏,即麥門冬,天門冬等分,加蜂蜜收膏。
2.用于胃陰不足,舌干口渴,多配伍沙參、生地、玉竹等同用。
3.用于溫病邪熱入營(yíng),身熱夜甚、煩躁不安,如清營(yíng)湯;以本品配伍酸棗仁,生地等,可防治陰虛有熱,心煩失眠,如天王補(bǔ)心丹。
4.還可用于腸燥便秘。如增液湯,即以本品與生地、玄參同用,治陰虛腸燥,大便秘結(jié)。
用量用法:10-15克。清養(yǎng)肺胃之陰多去心用;潤(rùn)陰清心多連心用。
使用注意:感冒風(fēng)寒或有痰飲濕濁的咳嗽,以及脾胃虛寒泄瀉者均忌服
<麥門冬>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