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季雨季的我們正在長大,猶如朝陽,有理想,有活力。但是,人生的道路崎嶇漫長,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么平坦。只有努力進取,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(fēng)破浪,才能使生命充滿詩意。
生命如四季,有春夏秋冬;生命如歌曲,有回旋起伏;生命如文章,有開頭結(jié)尾;生命如園林,有曲徑通幽;生命像一條河,在時空的河床上流淌;生命是一首詩,雋永,深沉;生命是飛翔的風(fēng)箏,是水中的小船,線和舵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上。
一個秋天陰薄的午后,我推開窗,不覺之中望著桑樹林,那一片曾經(jīng)翠色欲滴的樹林。我矗立很久,茫然地注視著,沒有了翩翩的粉蝶,沒有了嗡嗡的蜜蜂,沒有了唧唧的鳥兒,只有著光禿禿的樹芽在風(fēng)中瑟縮著,和那落了的黃葉在風(fēng)中紛紛飛飛,飄飄悠悠著,滿滿地落了一地。深深地吸一口氣,林子里卻沒有了濃郁的香氣,秋風(fēng)中,只有那落葉腐爛的氣味和夾帶著些泥土的氣息已陣陣地向你撲來。風(fēng)兒更緊的時候,我站在屋里靜靜地諦聽著——仿佛是遠處傳來的秋日的私語,有仿佛是誰在耳邊的低語。一個又一個有關(guān)它們的片斷正浮現(xiàn)著。
那應(yīng)該是去年的冬天吧。正當(dāng)寒風(fēng)凜冽雪花飛揚的時候,透過光禿禿的桑樹枝,一個個幼小而堅強的小生命卻在默默地儲蓄著養(yǎng)料,儲蓄力量。不斷的在逆境中打造自己,待到來年料峭的春風(fēng)中,便沖破重重的阻力,探出枝頭,好奇地看著外面奇妙的世界。這一抹抹嫩綠的新芽,也為這寒意尚未消盡的早春增添了一份色彩,一份生氣。
多么頑強而又高尚的小生命??!
我明白了,一片葉子,由于無比熱愛自己的生命,而又樂于奉獻,因此,它生長的每一個過程都有意義,都有價值。就算是落葉的蕭蕭也顯得是那么的至關(guān)重要,正是這片片的黃葉,換來了整棵大樹的生機,又何止是這片片的桑葉呢?透過樹林,我望著遠處的,近處的天畝或荒地,那兒正有更多的秋草,更多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在為了來年的希望而犧牲自己,變黃變枯,最后消融于大地之中。既然這樣,秋就應(yīng)該是個準備收獲的季節(jié),準備奉獻,就收獲繁榮;準備今天就收獲明天,而又有什么悲涼、蕭索、靜寂可言呢?我的“秋上心頭化為愁”不也是一種無謂的傷感,一種幼稚的哀嘆嗎?
想起冼星海說的一句話:每個人在他的生活中都經(jīng)歷過不幸和痛苦。有些人在苦難中先想到自己,他就悲觀、消極、發(fā)出絕望的哀號;有些人在苦難中還想到別人,想到集體,想到祖先和子孫,想到祖國和全人類,他就的道樂觀和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