韜者,戰(zhàn)略也。
戰(zhàn)略乃戰(zhàn)術(shù)實施的向?qū)В菦Q定成敗的關(guān)鍵。
自先秦以來,隱忍克制,韜光養(yǎng)晦成了許多政治家向成功進發(fā)的紐帶,他們在權(quán)勢不如別人時,身處逆境時,可以退為進,隱藏鋒芒,積蓄力量。在遇事不公,懷才不遇時,可以長放眼量,忍受屈辱,磨練意志,伺候時機,一旦時機成熟,他們就不明則已,一鳴驚人,謀定后動,一舉成功。
孔圣人曰:“小不忍則亂大謀?!闭Z話說:“人在矮檐下,不得不低頭。”
“殘燈照孤影,苦竹孤郁終。”在昏暗的燈光下,閃爍著一副堅毅的臉龐,當司馬遷面對那鐵錚錚的大漢律條,那至高無上的天子皇權(quán),面對他的是兩條路:悲壯的死,茍且的活。鐵血鋼筋筑成的男兒,怎能茍且的活,可他想到了父親的臨終遺言:一定要著成一部流傳千古的史記。于是他選擇活下去,為的不是君主看不起的命,為的是那理想,那信念。茍且的活不再是茍且而是身處逆境中的英雄,決定韜光養(yǎng)晦的戰(zhàn)略。他終于成了詩人筆下“一代君權(quán)痛蠶室,千秋史筆溯龍門。“的司馬遷。丹青妙筆著成了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《離騷》”的史記。實乃“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。”為中國歷史文化留下輝煌的篇章。
“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”劉備隱藏野心,操遂不疑玄德。劉備以一個織席敗屢之徒最終成為蜀國的開國君主。實乃磨難重重,劉備終成功,他最重要的策略便是韜光養(yǎng)晦。俗話說:“劉備以哭得天下?!眲湓f:“操以急,吾以緩;操以譎,吾以仁;操以刑,吾以德。”劉備的進取一生,仁義,“三讓徐州”式的謙遜,對于張松的謀劃在先,忍發(fā)有時。都可謂“尺蠖之曲,以求伸也;龍蛇之蟄,以求存也。”忍之道可使人立國,其為用亦大矣。劉備的忍是一種修養(yǎng)之忍,是一種趨吉避兇的深刻的智謀,是圓融無害,圓融無礙的處世智慧,是他的這種智慧成就了蜀國,成就了“三國,三足鼎立”。成就那令后世人感嘆的歷史。
鋒芒,彰顯也。
浩浩歷史長河,多少英雄,揮刀指戟,征戰(zhàn)沙場。實乃金戈鐵馬去,馬革裹尸還。然而鋒芒過于畢露,有時可能身陷囹圄,甚至命喪黃泉。
楊修,為人侍才放曠,過于鋒芒畢露,不知操乃多疑之人,怎容得下才能強于他的人存在。當楊修解讀出一合酥的含義時,他的命運便向悲哀走去,死亡之門便即打開。楊修的桀驁不馴,侍才放曠,使他像流星般劃破孤寂的夜空,只是以孱弱之軀給天空點點星光,使人眼前一亮。如若他能韜光養(yǎng)晦,便會像明明皓月,灼灼紅日,日日東升西落,夜夜以及穩(wěn)定的形狀固定于蒼穹之一隅。而現(xiàn)在留下的只是一聲聲的悲嘆。
拔山蓋世氣自雄,沉舟破釜摧堅兵。鴻門宴上談笑若;烏江亭邊強從容。惡將秦宮付大火,樂在彭城錦衣行,擁就虞姬折梧桐,垓下誰來助魯公?總結(jié)項羽富有傳奇色彩而又悲壯的一生,皆因其過于鋒芒畢露,桀驁不馴,不諫人言。項羽少時說:“書足以記名姓而已,劍術(shù)對抗一人,不值得學,要學對抗萬人的本領(lǐng)?!币娛蓟食鲇?,感嘆:“彼可取而代也?!遍L大后身長八尺有余,力能抗鼎,氣力過人,巨鹿之戰(zhàn),破釜沉舟?!爸弥赖囟笊?,投之亡地而后存?!焙髶]戈天下,定都彭城,在垓下與漢軍決戰(zhàn)失利,他告別虞姬,跨上騅馬,率眾渡睢水達到東城,面對數(shù)千漢軍追兵,他仍無懼色??伤麩o顏面對江東父老,將頭顱贈予馬童。美人悲傷,英雄泣淚,霸王別姬,幽恨斷腸。項羽勇力罕有,智力不及,霸主在握,金甌失手,至今能聽到悲壯的挽歌。
當你的楞角磨平,收起你的彰顯,韜光養(yǎng)晦是你閃耀光輝的永久戰(zhàn)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