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liǎo yān | 注音 | ㄌㄧㄠˊ ㄧㄢ |
首字母 | ly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煙燎、煙焰、煙塵、炊煙、火煙、炊煙裊裊、煙火、煙霧、煙靄、炊煙繚繞 | ||
反義詞 | 清風(fēng)、明火、明燭、明燈 | ||
基本解釋 | 1.謂燒為煙燼。 |
páo yān ㄌㄧㄠˊ ㄧㄢ 燎煙(燎煙)
謂燒為煙燼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擬魏太子“鄴中集”詩(shī)·王粲》:“ 伊 洛 既燎煙, 函 崤 沒(méi)無(wú)像。”燔燎祭天的煙縷?!稏|觀漢記·丁鴻傳》:“柴祭之日,白氣上升,與燎煙合?!?宋 蘇轍 《郊祀慶成》詩(shī):“薦潔求陰?kù)?,馳誠(chéng)寄燎煙。明 陳繼儒《大司馬節(jié)寰袁公(袁可立)家廟記》:“練日時(shí),陳尊俎。晨光熹,燎煙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