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hēi yí | 注音 | ㄏㄟ ㄧˊ |
首字母 | hy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彝族、黑衣彝 | ||
反義詞 | 無 | ||
基本解釋 | 1.彝語稱"諾合",含有"主體"的意思。主要指解放前涼山(原屬西康省,今屬四川省)等地彝族奴隸制度下四個等級中的最高等級(包括土司﹑土目)。他們是世襲貴族,一般是奴隸主階級。約占當(dāng)?shù)匾妥蹇側(cè)丝?%弱,占有70%以上的土地和牲畜,并通過家支組織進行殘酷統(tǒng)治。云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部等地的黑彝,一般是封建主或領(lǐng)主。解放后,經(jīng)過民主改革,這一等級已廢。 2.云南部分彝族的漢稱。明清漢文史籍稱為"黑羅羅"﹑"大黑彝"等。 |
舊時彝族社會階層,甚或血緣紐帶下的彝族先民來源之一。起源眾說紛紜,有種族說、有五方五色說及黑夜說,莫衷一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