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黏滯不滑。
基本解釋:粘
東西互相附著連結(jié)在一起:糖粘牙。
用膠或糨糊把一種東西膠合在另一種東西上:粘貼。粘連。粘接。
詳細(xì)解釋:粘
nián
【形】
(形聲。從米,占聲。本義:具有粘性)同本義〖glutinous;sticky〗。如:粘粥(粘稠的粥);踩在一些粘東西上;粘涎(口涎;亦在方言中謂言語、舉止不爽利,令人乏味);粘稠(濃厚而帶粘性);粘粘涎涎(形容言語不簡要)
另見zhān
基本解釋:澀
(澀)
sè
不光滑,不滑溜:輪軸發(fā)澀。
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:苦澀。這個(gè)柿子很澀。
文字難讀難懂,不流暢:晦澀。生澀。澀訥。
滑
筆畫數(shù):10;
部首:氵;
詳細(xì)解釋:澀
澀、濇、澁
【形】
(形聲。從水,歰聲。聲符(歰sè)為本字,象四只腳兩兩相抵,表示不滑,是會(huì)意字。本義:不滑溜)
同本義〖unsmooth〗
濇,不滑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短而濇。——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
濇,文歰,今作澀,不滑也?!兑磺薪?jīng)音義》
始余有佩刀甚良,至是澀不可拔?!?jiǎng)⒂礤a《砥石賦·序》
又如:澀噎(因不滑潤而梗噎);澀道(刻有花紋的傾斜石砌);澀巴巴(形容不滑潤);澀浪(古代宮墻基壘石凹入,作文紋狀);澀脈(脈動(dòng)往來不流利,虛細(xì)而遲)
味不甘滑〖puckery;astringent〗
酸澀如棠梨?!鸥Α恫〗邸?/p>
又如:澀苦(又澀又苦);澀赤(干澀發(fā)紅);澀重(干澀沉重)
說話、寫文章遲鈍艱難、生硬、不流暢〖o(jì)bscure〗
生而舌短,澀于言論?!端螘つ峡ね?劉)義宣傳》
道路險(xiǎn)阻;不通暢的〖difficult〗
冰泉冷澀弦凝絕,凝絕不通聲暫歇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急〖fast〗。如:澀奈(澀耐。心意不安,羞漸,差澀)
拙澀
滯澀
質(zhì)澀
重澀
粘乎乎
沾粘
粘貼
粘糊
粘膠纖維
粘合劑
粘皮著骨
粘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