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zuò yào | 注音 | ㄗㄨㄛˋ ㄧㄠˋ |
首字母 | zy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藥物、藥劑、藥品、藥方、藥丸、藥片、藥石、藥材、藥漿 | ||
反義詞 | 病因、疾病、癥狀、病癥、病情、病體、疾苦、疼痛、疾苦 | ||
基本解釋 | 1.中醫(yī)指栓劑。塞入肛門﹑尿道或陰道內的外用藥,原為固體,在體溫下融化或軟化。 |
方劑學名詞。指用藥制成丸劑或錠劑、片劑,或紗布包裹藥末,塞入陰道或肛門內,治療白帶、陰癢或痔等。坐藥法源于東漢,張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中載蛇床子散:“溫陰中坐藥,蛇床子仁末之,以白粉(即鉛粉)少許,和令相得,如棗大,綿裹內之,自然溫”。以后歷代都沿用此法,并有所發(fā)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