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ēn kē | 注音 | ㄣ ㄎㄜ |
首字母 | ek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- | ||
反義詞 | - | ||
基本解釋 | 1.謂朝廷加恩赦免科賦。 2.宋時科舉,承五代后晉之制,凡士子于鄉(xiāng)試合格后,禮部試或廷試多次未錄者,遇皇帝親試時,可別立名冊呈奏,特許附試,稱為特奏名,一般皆能得中,故稱"恩科"。清代于尋常例試外,逢朝廷慶典,特別開科考試,也稱"恩科"。若正科與恩科合并舉行,則稱恩正并科。 |
恩科是指科舉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開科取士。宋代有賜出身之恩例和“特奏名”。開寶三年(970)、太平興國二年(977),宋太祖、宋太宗分別賜參加省試、殿試落第十五次、十次以上者“出身”。咸平三年(1000),又許舉人年高而屢經(jīng)省試或殿試落第者,遇殿試皇帝親策士時,由禮部另立名冊奏上,參加附試,稱“特奏名”。是為恩科之嚆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