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祭,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(tǒng)祭祀文化。道教把一年分為五個臘日,認為凡此五臘日,宜為修齋、祭祀先祖。《云笈七簽》卷三七:“正月一日名天臘,五月五日名地臘,七月七日名道德臘,十月一日名民歲臘,十二月節(jié)日名侯王臘。此五臘日并宜修齋并祭祀先祖?!?/p>
古人逢臘月就要圍獵,以捕獲的禽獸作“犧牲”祭祖宗。據(jù)《風俗通》記載:“臘者,獵也。因獵取獸祭先祖,或者臘接也,新故交接,狎 獵大祭以報功也?!庇纱丝梢钥闯觯芭D”就是打獵,用打來的野獸或自己養(yǎng)的家禽進行祭祀,祭祖先,祭百神。直到現(xiàn)在人們還習慣把臘月腌制的豬、牛、羊肉,稱為“臘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