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liù xǐ | 注音 | ㄌㄧㄨˋ ㄒㄧˇ |
首字母 | lx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- | ||
反義詞 | - | ||
基本解釋 | 1.秦漢皇帝除傳國璽之外﹐尚有六璽﹐皆白玉制﹐螭虎紐﹐用武都紫泥封一﹐皇帝行璽﹐用于封國;二﹐皇帝之璽﹐用于賜諸王侯;三﹐皇帝信璽﹐用于發(fā)兵;四﹐天子行璽﹐用于召大臣;五﹐天子之璽﹐用于策封外國君主;六﹐天子信璽﹐用于祭天地鬼神。其后﹐自晉至隋﹐用制屢變而其名不改。唐又增神璽﹑受命璽﹐為八璽;武則天時改諸璽曰寶。參閱《后漢書.武帝紀上》"丙午﹐赤眉君臣面縛奉高皇帝璽綬"李賢注引漢蔡邕《獨斷》﹑《宋書.禮志五》。 |
秦、漢皇帝的印璽?!逗鬂h書·光武紀》建武三年注引蔡邕《獨斷》:“皇帝六璽,皆玉螭虎紐,文曰‘皇帝行璽’、‘皇帝之璽’、‘皇帝信璽’、‘天子行璽’、‘天子之璽’、‘天子信璽’,皆以武都紫泥封之?!庇钟袀鲊t,合稱為七璽(一說傳國璽不存在或為六璽總稱)。參閱《宋書·禮志》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