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,亞洲國家
Mongolia (MGL)
首都:烏蘭巴托 ┆ 語言:蒙古語 ┆ 面積:1,566,500平方公里
貨幣:蒙古圖格里克 ┆ 國際電話區(qū)號:976
蒙古面積156.65萬平方公里,是亞洲中部的內(nèi)陸國家,地處蒙古高原,東、南、西三面與中國接壤,北面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為鄰。西部、北部和中部多為山地,東部為丘陵平原,南部是戈壁沙漠。山地間多河流、湖泊,主要河流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爾渾河。庫蘇古爾湖位于蒙古國北部,是蒙古國最大的湖泊,素有“東方的藍色珍珠”之美譽。蒙古國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。
蒙古,全稱為蒙古國,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,是亞洲中部的內(nèi)陸國家,地處蒙古高原。東、南、西三面與中國接壤,北面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為鄰。西部、北部和中部多為山地,東部為丘陵平原,南部是戈壁沙漠。山地間多河流、湖泊,主要河流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爾渾河。境內(nèi)有大小湖泊3000多個,總面積達1.5萬余平方公里。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。冬季最低氣溫可至-40℃,夏季最高氣溫達35℃。
除首都外,全國劃有21個省,即:后杭愛省、巴彥烏勒蓋省、巴彥洪格爾省、布爾干省、戈壁阿爾泰省、東戈壁省、東方省、中戈壁省、扎布汗省、前杭愛省、南戈壁省、蘇赫巴托爾省、色楞格省、中央省、烏布蘇省、科布多省、庫蘇古爾省、肯特省、鄂爾渾省、達爾汗烏勒省和戈壁蘇木貝爾省。
蒙古國原稱外蒙古或喀爾喀蒙古。蒙古民族有數(shù)千年的歷史。公元13世紀初,成吉思汗統(tǒng)一大漠南北各部落,建立統(tǒng)一的蒙古汗國。1279-1368年建立元朝。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“自治”。1919年放棄“自治”。1921年蒙古成立了君主立憲政府。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立憲,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(the people's republic of mongolia)。1946年1月5日,當時的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。1992年2月改名為“蒙古國” 。
國旗:呈橫長方形,長與寬之比為2∶1,旗面由三個垂直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,兩邊為紅色,中間為藍色。左邊的紅色長方形中有黃色的火、太陽、月亮、長方形、三角形和陰陽圖案。旗面上的紅色和藍色是蒙古人民喜愛的傳統(tǒng)顏色,紅色象征快樂和勝利,藍色象征忠于祖國,黃色是民族自由和獨立的象征?;稹⑻?、月亮表示祝人民世代興隆永生;三角形、長方形代表人民的智慧、正直和忠于職責;陰陽圖案象征和諧與協(xié)作;兩個垂直的長方形象征國家堅固的屏障。
蒙古全國人口250.4萬。蒙古是一個地廣人稀的草原之國,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.5人。人口以喀爾喀蒙古族為主,約占全國人口的80%,此外,還有哈薩克族、杜爾伯特、巴雅特、布里亞特等15個少數(shù)民族。過去大約40%的人口居住在鄉(xiāng)下,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居民占總?cè)丝诘?0%,其中生活在烏蘭巴托的居民占全國居民總數(shù)的1/4。農(nóng)業(yè)人口主要由飼養(yǎng)牲畜的游牧民組成。主要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。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,根據(jù)《國家與寺廟關(guān)系法》的規(guī)定,喇嘛教為國教。還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黃教和伊斯蘭教。
蒙古草原遼闊,礦產(chǎn)資源豐富,額爾登特銅鉬礦已列入世界十大銅鉬礦之一,居亞洲之首。森林面積為1830萬公頃,全國森林覆蓋率為8. 2%,木材蓄積量為12億立方米。水蘊藏量為60億立方米。畜牧業(yè)是傳統(tǒng)的經(jīng)濟部門,是國民經(jīng)濟的基礎(chǔ)。工業(yè)以輕工、食品、采礦和燃料動力工業(yè)為主。主要旅游點有哈爾和林古都、庫蘇古爾湖、特列爾吉旅游渡假勝地、南戈壁、東戈壁和阿爾泰狩獵區(qū)等。出口產(chǎn)品主要有銅鉬精礦,羊毛、山羊絨、皮張、地毯和其他畜產(chǎn)品等;進口商品主要有機器設(shè)備、燃料油和日用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