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丹王國,亞洲國家
Kingdom of Bhutan (BHU)
首都:廷布 ┆ 語言:宗卡和英語 ┆ 面積:38,000平方公里
貨幣:不丹努扎姆 ┆ 國際電話區(qū)號:975
不丹面積3.8萬平方公里,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,其東、北、西三面與中國接壤,南部與印度交界,為內陸國。北部山區(qū)氣候寒冷,中部河谷較溫和,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。國土面積的74%為森林所覆蓋,其中有26%的地區(qū)被劃定為保護地。在不丹西部不丹語言“宗卡”和英語為官方用語,南部操尼泊爾語,藏傳佛教(噶舉派)為不丹的國教。
不丹,全稱為不丹王國,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,其東、北、西三面與中國接壤,南部與印度交界,為內陸國。北部山區(qū)氣候寒冷,中部河谷較溫和,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。國土面積的74%為森林所覆蓋,其中有26%的地區(qū)被劃定為保護地。
9世紀不丹為獨立部落。1772年英國侵犯不丹。1865年11月,英國同不丹簽訂了《辛楚拉條約》,強迫不丹割讓包括噶倫堡在內的第斯泰河以東約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(qū)。1910年1月,英國和不丹又簽訂了《普那卡條約》,規(guī)定不丹對外關系接受英國的“指導”,1949年8月,印度和不丹簽訂《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》,規(guī)定不丹對外關系接受印度的“指導”。1971年,成為聯(lián)合國成員國。
國旗:呈長方形,長與寬之比為3∶2。由金黃色和桔紅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,中間一條白色的飛龍,四個爪子各抓一顆白而亮的寶珠。金黃色象征國王的權力和作用;桔紅色是僧侶長袍的顏色,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;龍象征國家權力,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,因為不丹可譯為“神龍之國”。龍爪上握有白珠,象征威力和圣潔。
人口75萬(2005年12月)。不丹族占80%,其余為尼泊爾族等。西部不丹語言“宗卡”和英語為官方用語,南部操尼泊爾語。居民多信奉喇嘛教噶舉派(國教)。
不丹王國政府致力于實現(xiàn)國家的現(xiàn)代化,2005年人均收入達712美元,在南亞各國中是比較高的。發(fā)展經(jīng)濟的同時,不丹重視保護環(huán)境和生態(tài)資源,每年只允許6000名外國游客入境旅游,而且他們的行程還必須經(jīng)不丹政府的仔細審核。為表彰不丹國王和人民在環(huán)保領域的突出貢獻,聯(lián)合國將聯(lián)合國首屆“地球衛(wèi)士獎”授予了不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