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伊斯蘭共和國,亞洲國家
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(IRI)
首都:德黑蘭市 ┆ 語言:波斯語 ┆ 面積:1,648,000平方公里
貨幣:伊朗里亞爾 ┆ 國際電話區(qū)號:98
伊朗是高原國家,面積164.5萬平方公里,位于亞洲西南部,北鄰亞美尼亞、阿塞拜疆、土庫曼斯坦,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,東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鄰,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。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;西部和西南部有扎格羅斯山脈,東部是干燥的盆地,形成許多沙漠,北部里海和南部波斯灣、阿曼灣沿岸一帶為沖擊平原。伊朗東部和內(nèi)地屬大陸性的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,西部山區(qū)多屬地中海式氣候。
伊朗,全稱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,國土面積164.5萬平方公里。位于亞洲西南部,北鄰亞美尼亞、阿塞拜疆、土庫曼斯坦,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,東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鄰,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。是高原國家,海撥一般在900—1500米之間。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,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,為伊最高峰。西部和西南部有扎格羅斯山脈,東部是干燥的盆地,形成許多沙漠。北部里海和南部波斯灣、阿曼灣沿岸一帶為沖擊平原。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。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,南岸屬伊朗。伊朗東部和內(nèi)地屬大陸性的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侯,干燥少雨,寒暑變化大。西部山區(qū)多屬地中海式氣侯。里海沿岸溫和濕潤,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。中央高原年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。
全國劃分為27個省,195個縣,500個區(qū),1581個鄉(xiāng)。
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,史稱波斯,有記載的歷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,我國漢史稱安息。公元前2000年后出現(xiàn)印歐血統(tǒng)的伊朗人。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極一時。該朝第三代國王大流士一世統(tǒng)治時期(前521—前485),帝國版圖東至阿姆河和印度河兩岸,西到尼羅河中下游,北至黑海、里海一帶,南達波斯灣。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國被馬其頓-亞歷山大所滅。后建立了安息、薩珊王朝。公元7—18世紀阿拉伯人、突厥人、蒙古人先后入侵。18世紀末,建立了愷加王朝。19世紀初淪為英、俄的半殖民地。192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。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。1978年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。
國旗:呈長方形,長與寬之比約為7∶4。自上而下由綠、白、紅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。白色橫條正中,鑲嵌著紅色的伊朗國徽圖案。白色與綠色、紅色交接處,分別用阿拉伯文寫著“真主偉大”,上下各11句,共22句。這是為紀念伊斯蘭革命勝利日——公元1979年2月11日,伊斯蘭教太陽歷為11月22日。國旗上的綠色代表農(nóng)業(yè),象征生命和希望;白色象征神圣與純潔;紅色表示伊朗有豐富的礦產(chǎn)資源。
伊朗總?cè)丝?004.9萬(2006年11月伊朗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(jié)果)。人口比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蘭、伊斯法罕、法爾斯和東阿塞拜疆。全國人口中波斯人占51%,阿塞拜疆人占24%,庫爾德人占7%,其余為阿拉伯人、土庫曼人等少數(shù)民族。官方語言為波斯語。伊斯蘭教為國教,98.8%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,其中91%為什葉派,7.8%為遜尼派。
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。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32.5億桶,居世界第二位。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7.51萬億立方米,占世界總儲量的15.6%,僅次于俄羅斯,也居世界第二位。石油是伊朗的經(jīng)濟命脈,石油收入占全部外匯收入的85%以上,伊朗是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石油輸出國。
森林是伊朗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資源,面積達1270萬公頃。伊朗水產(chǎn)豐富,魚子醬舉世聞名。伊朗水果、干果十分豐富,開心果、蘋果、葡萄、椰棗等遠銷海內(nèi)外,其中2001年伊朗開心果總產(chǎn)量為17萬噸,出口量約9.3萬噸,創(chuàng)匯2.88億美元,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出口國。有5000多年歷史的波斯地毯編聞名全球,其精湛的工藝、美麗的圖案、和諧的色彩搭配傾倒了無數(shù)文人墨客。今天,波斯地毯已成為伊朗享譽世界的傳統(tǒng)大宗出口產(chǎn)品。其他工業(yè)有紡織、食品、建材、地毯、造紙、電力、化工、汽車、冶金、鋼鐵和機械制造。農(nóng)業(yè)比較落后,機械化程度較低。
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。幾千年來創(chuàng)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。大醫(yī)學家阿維森納在公元11世紀所著的《醫(yī)典》,對亞歐各國醫(yī)學發(fā)展有著重大的影響。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臺,發(fā)明了與今天通用的時鐘基本相似的日規(guī)盤。詩人費爾多西的史詩《列王記》、薩迪的《薔薇園》等不僅是波斯文學珍品,也是世界文壇的瑰寶。
德黑蘭:早在5000年前,伊朗就創(chuàng)建了燦爛的古代文明,然而,德黑蘭(Tehran)作為首都發(fā)展起來還是近200年的事。因此,人們把德黑蘭稱之為古老國家的新首都?!暗潞谔m”一詞是古波斯語“山腳下”的意思。在公元9世紀時,這里還是一個隱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莊,公元13世紀日漸興旺,直到1788年,伊朗愷加王朝才把這里定為首都。20世紀60年代以后,由于伊朗石油財富劇增,這座城市也獲得了空前的發(fā)展,并成為一座規(guī)模龐大、繁華熱鬧的大都市。目前,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,也是西亞最大的城市。擁有人口1100萬。
德黑蘭距里海100多公里,中間隔著巍峨的阿爾布爾士山脈,整個城市建在一個山坡上,全城北高南低,兩條寬闊筆直的林蔭大道貫穿市區(qū)的南北和東西。南部多古老的建筑,至今這里的許多市場仍保留著古代波斯的風貌。北城則為現(xiàn)代化建筑,有高級飯店和各種商店,美麗的鮮花和噴泉,把整個城市裝扮得清新、秀麗。從整體看,高層建筑不多,人們喜歡有院落的平房,寧靜而舒適。
作為古老國家的首都,德黑蘭市擁有許多博物館。自由紀念塔氣勢雄偉、風格新穎,是德黑蘭的門戶?;◢弾r的新式建筑、前巴列維國王的夏宮,在王朝推翻后,已改為“人民宮殿博物館”,并向公眾開放。新著名于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館藏有從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紀到20世紀的珍貴地毯5000余件。由于室內(nèi)保持20度的衡溫和均衡濕度,使地毯樣品色澤始終鮮艷奪目,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達450年的歷史。在德黑蘭還有文化遺產(chǎn)博物館、拉列公園以及首都最大的“巴扎”(市場),它們都反映了數(shù)千年燦爛的波斯文化。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壁輝煌,氣勢磅礴。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的首都,德黑蘭還擁有一千多座清真寺,每到禱告時間,各清真寺的宣禮之聲彼此應和,壯嚴肅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