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養(yǎng)生巧食梨
秋天養(yǎng)生巧食梨
素有“百果之宗”的梨,對躁癥有其獨特的療效。然而,梨的不同吃法,可產(chǎn)生不同的功效。
降壓:現(xiàn)代醫(yī)學研究認為,梨有降低血壓、清熱鎮(zhèn)靜之作用。高血壓患者如頭暈目眩、心悸耳鳴,食梨最好。方法:用鴨梨1個、西紅柿1個,剝?nèi)ネ馄ぃ旁阱亙?nèi)煮,每天吃1次,連吃20天,可滋陰清熱,有防治早期高血壓的作用。
保肝: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多種維生素,有保肝、助消化、促食欲的作用。對肝炎等各種肝臟疾病患者來說,梨可作為輔助治療食物。方法:用鴨梨1個,清洗切片,與柳枝3節(jié)同水煎,喝湯食梨,每日1次,可治傳染性肝炎。用生梨2個,去皮、核,切片浸醋中,一日吃完,有清肝退黃疸之功能。
養(yǎng)喉:梨對咽喉有極佳的保養(yǎng)效果,因其能滋陰潤肺、止咳化痰。方法:可用雪梨3只搗爛,加蜂蜜50克,水煎服,每日2次分服,可治聲啞失音。
當然,梨雖為佳果,但也不宜多食,過則傷脾胃、助陰濕,故風寒咳嗽、腕腹冷痛、脾虛便溏者慎食。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