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儀侍奉秦惠王,惠王死,武王即位。武王的左右近臣乘機(jī)毀謗張儀,指責(zé)他過去不忠于惠王。禍不單行,齊王這時又派使者前來譴責(zé)武王,說他不該重用張儀。
張儀聽說這些事后,跑來對武王說:“臣有一條計策,雖然并不高明,還望大王裁決。”武王問他:“有何計策?”張儀說:“為國家社稷利害考慮,其最上策莫如山東諸國發(fā)生變亂,大王乘勢攻城掠地,擴(kuò)充疆土。如今齊王對臣恨之入骨,無論臣走到哪里,他都會不顧一切發(fā)兵攻打。所以臣愿意捐棄不肖之身前往魏國,從而挑動齊王出兵攻魏。當(dāng)齊、魏兵馬在大梁城下打得不可開交之時,大王可乘機(jī)侵入韓國三川之地,使秦兵東出函谷暢通無阻,麾兵直逼兩周地界,索取天子祭器,然后挾天子,按圖籍,君臨天下,這可是萬世不移的帝王基業(yè)??!”武王稱善,于是派出30輛兵車,把張儀送到魏都大梁。
齊王果然發(fā)兵攻魏。魏王震恐。這時張儀站出來說:“大王不要憂心,臣可令齊國退兵。”于是張儀授計舍人馮喜,把他派往楚國。馮喜借用楚國使者的名義前往齊國。馮喜到齊,處理完齊、楚之間的事務(wù)后借機(jī)對齊王說:“素來聞?wù)f大王恨張儀入骨,可是令臣奇怪的是,大王為何在秦王面前如此抬舉張儀呢?”齊王奇怪的問道:“寡人非常憎恨張儀,張儀在哪里,寡人必定攻打哪里,令其無處藏身,先生何故說寡人抬舉張儀?”馮喜說:“這正是大王抬舉張儀之處。張儀離開秦國之時,曾與武王密謀計議。張儀說:‘為大王計,莫如東方戰(zhàn)亂大起,秦國便可乘機(jī)擴(kuò)張土地。齊王對臣十分痛恨,無論臣在何處安身,不管山高水遠(yuǎn),不管多高的代價,必然引兵來伐。臣愿以身為餌,到魏為臣,使齊王攻魏。當(dāng)兩國兵連禍結(jié)之時,大王可乘勢攻韓,取三川,出函谷,直逼兩周,收取天子祭器,而后挾天子,按圖籍,以圖王業(yè)。’秦王覺得很是不錯,就依計而行,用30輛兵車,送張儀到魏。大王果然中了張儀的詭計,為一個張儀而引兵伐魏,此舉對內(nèi)使民眾疲弊,對外交惡盟國、廣樹仇敵于鄰邦,使自己陷于不利境地,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張儀更得到秦王的寵信。這就是臣所說的‘抬舉張儀?!饼R王醒悟,趕忙停止進(jìn)攻魏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