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國召見魏國相國信安君,信安君不想前往。蘇代為他游說秦王說,“臣下聽說,忠心不二不一定是同黨,是同黨不一定就忠心耿耿?,F(xiàn)在臣下愿意為大王談一下臣下的愚見,臣下?lián)男虐簿恢矣诖笸鯇傧碌墓倮?,使自己犯下殺頭之罪,希望大王明察?,F(xiàn)在大王派人到魏國執(zhí)掌政事,來保全與魏國的邦交,臣下?lián)鷳n與魏國的邦交更加難以建立。將要以此來遏止趙國,臣下又擔憂趙國更加強大。魏王愛惜信安君,很厲害;他選拔任用有才能的人,禮遇豐厚;他畏懼尊敬秦國,是很清楚的。如果大王派人進入魏國而不被任用,那么大王派人入魏就徒勞無益。如果被任用,魏國一定是舍棄愛惜的而任用所畏懼的,這就是魏玉會感到不安的原因。放棄治理擁有萬輛兵車國家的政事而退隱,這是魏國信安君所難做到的。使人家的國君坐臥不安,使人家的褶國行止受到約束,以此來親善,就很難持久了。所以廢下?lián)鷳n與魏國的邦交難以建立。況且信安君舍棄魏國的政事,那么趙國的謀臣一定會說:‘信安君被秦國除去了相位,秦國一定會派秦王寵愛信任的人來執(zhí)掌趙國,這是使趙國雖在而我們已經(jīng)滅亡了,趙國平安而我們卻危險了。’就會使在上位者有在外作戰(zhàn)的士氣,下面的人也會有堅守國土的決心,所以臣下?lián)内w國更加強大起來。
“大王想保全與魏國的邦交,而使趙國不敢輕舉妄動嗎?不如任用信安君,用相國的名聲使他尊貴。信安君服事大王,就能使魏國平安并能使自己名聲尊貴;他背離大王,魏國就會出現(xiàn)危險而自己的權(quán)力就會減輕。那么信安君就會服事大王,在上位的人之所以為他們的國君辦事是為了盡忠,下面的人之所以為自己奔波是因為俸祿優(yōu)厚,信安君服事大王一定會盡心盡力。趙國的當權(quán)者一定會說:‘魏國的名門望族并不比我們高貴,土地上的出產(chǎn)并不比我們豐厚。信安君用魏國服事秦國,泰國對他很友善,魏國得到了平安,信安君自己也取得尊貴的地位?,F(xiàn)在我們同秦國結(jié)怨,土兵成為人家射箭的靶子,國家處在被削弱的危險形勢當中,這并非是合理的策略。在外面結(jié)仇,禍患在國內(nèi)產(chǎn)生,我們身處絕境,這并非寵好地處理了政事?!麄儗⑼聪ё约阂郧白龅氖拢蠡谧砸岩郧暗男袆?;希望自己能得到好處,一定多割讓土地來服事大王,那么就是大王垂衣拱手,得到割讓的土地也會更加多起來,堯、舜想求得也不能得到。臣下愿大王明察臣下所說的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