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áng fěn cǎo
藥材名稱 | 涼粉草 |
藥材拼音 | liáng fěn cǎo |
藥材別名 | 仙人凍、薪草、仙草 |
英文名稱 | chinese mesona herb |
功效分類 | 清熱涼血藥 |
藥用部分 | 唇形科植物涼粉草Mesona chinese Benth.的地上部分。 |
(動)植物形態(tài) | 多年生草本,通常高15~50厘米。莖方柱形,下部伏地,上部直立,分枝,小枝具4棱,初被毛。葉對生,紙質或近膜質,卵形、闊卵形或近圓形,先端短尖或鈍,基部鈍或圓,邊緣有鋸齒,兩面被柔毛或近無毛?;ò咨虻t色,甚小,排成頂生且多花的總狀花序,總花梗短;苞片圓形或菱狀卵圓形;花萼釧形,被白色柔毛,上唇的中央裂片特大,下唇通常全緣;花冠管極短,喉部闊大,冠檐二唇形,上唇4裂,側生裂片明顯較中間裂片大,下唇舟狀,全緣;雄蕊4枚,伸出。果萼增大,筒狀或近壇狀?;ㄆ谙?、秋季。 |
產地分布 | 栽培,田野間也有野生。分布于廣東、廣西等地,我國南部各省區(qū)普遍栽種。 |
采收加工 | 夏季收割地上部分,曬干;或曬至六七成干時堆悶,使之轉黑褐色,再曬至足干。 |
藥材性狀 | 全草長20~45厘米,呈灰褐色或棕黃色,多切成長約20厘米的段。莖方形,有分枝,被灰棕色長毛,外表棕褐色或黑色,有溝槽,幼莖常扭曲;質脆易斷,中心有髓。葉對生,多皺縮,展平后長圓形或卵圓形,兩面皆被疏長毛;紙質,稍柔韌,手捻不易捻碎,水濕后顯黏滑感,煎液有膠黏性。氣微,味甘淡。 |
性味歸經 | 性寒,味甘、淡。歸經無。 |
功效作用 | 消暑解渴、清熱解毒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。 |
臨床應用 | 用量30~60克,煎服。用治中暑口渴、濕火骨痛;近有用于糖尿病、高血壓病。 |
藥理研究 | 涼粉草全草含多糖,有消暑、清熱、涼血、解毒功能,用于中暑、糖尿病、黃疸、泄瀉、痢疾、高血壓病、肌肉疼痛、關節(jié)疼痛、急性腎炎、風火牙痛、燒燙傷、丹毒、梅毒和漆過敏等癥。 |
化學成分 | 含黃酮類、酚類、萜類、鞣質、氨基酸、多糖等成分,已從中分離得到齊墩果酸、槲皮素。另據(jù)報道,將本品制成降糖制劑,降糖的有效部分為水溶液性部分。 |
使用禁忌 | 尚不明確。 |
配伍藥方 | 植株曬干后可煎汁與米漿混和煮熟,冷卻后即成黑色膠狀物,質韌而軟,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,廣東、廣西常有出售,廣州一帶稱為涼粉,梅縣一帶稱作仙人拌、仙牛拌。 |
功效與作用:燥濕化痰、祛風止痙、散結消腫。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溫化寒痰藥。
功效與作用:瀉火除煩、清熱利尿、涼血解毒;外用消腫止痛。屬清熱藥分類下的清熱瀉火藥。
功效與作用:清暑化濕,升發(fā)清陽,涼血止血。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。
功效與作用: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。
功效與作用:催吐、殺蟲、消腫。屬殺蟲止癢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