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īng tiān kuí
藥材名稱 | 青天葵 |
藥材拼音 | qīng tiān kuí |
藥材別名 | 青蓮、珍珠葉、半邊傘 |
英文名稱 | nervilia fordii |
功效分類 | 清熱解毒藥 |
藥用部分 | 蘭科植物青天葵Nervilia fordii (Hance) Schltr.的葉或帶球莖的葉。 |
(動(dòng))植物形態(tài) | 多年生草本,塊莖球形或扁球形,葉于花后長出,基生,通常1片,少有2片,葉片近圓形或卵狀心形,邊緣微波狀,基部心形,葉脈隆起,約20條,橫脈網(wǎng)狀,葉柄圓柱形,有凹槽,下部被紫紅色的葉鞘包圍。春季開花,總狀花序有花5~10朵,萼片和花瓣近相等,線狀披針形,唇瓣白色,具紫脈,內(nèi)面密生長柔毛,3裂,側(cè)裂片合抱蕊柱,中裂片頂端圓或稍尖,無距。蒴果橢圓形。 |
產(chǎn)地分布 | 生于石灰?guī)r山地疏林下或田邊、溪旁肥沃陰濕處。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 |
采收加工 | 夏季采收。廣西地區(qū)采葉,洗凈,曬至半干時(shí)用手搓成粒狀,邊曬邊搓,至?xí)窀蔀槎?。廣東地區(qū)挖取全株,除去根莖,洗凈曝曬,將葉片包裹球莖,搓成球狀,再曬至足干為度。 |
藥材性狀 | 干燥葉灰褐色至灰綠色,卷成團(tuán)粒狀,葉柄扁平,有縱向條紋。有的帶球莖,淡黃色,氣香,味微甘。 |
性味歸經(jīng) | 性涼,味甘。歸心經(jīng)、肺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。 |
功效作用 | 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。 |
臨床應(yīng)用 | 用量9~15克,煎服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用治肺結(jié)核咳嗽、支氣管炎、小兒肺炎、瘡癤腫痛、跌打損傷等。 |
藥理研究 | 清熱解毒:青天葵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可以用于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癥狀,如高熱、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等。 抗菌抗病毒:青天葵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,可以抑制細(xì)菌和病毒的生長,對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 抗炎消腫:青天葵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,可以緩解炎癥引起的腫脹和疼痛。 止痛鎮(zhèn)痛:青天葵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鎮(zhèn)痛作用,可以緩解各種疼痛癥狀。 利尿通淋:青天葵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,可以促進(jìn)尿液排出,適用于尿路感染、尿路結(jié)石等疾病。 |
化學(xué)成分 | 含黃酮類、生物堿類、氨基酸等成分。對喘息型慢性氣管炎癥有顯著作用,對治療鼻咽癌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 |
使用禁忌 | 陽虛者慎服。 |
配伍藥方 | 治精神?。簤嬊Ы飰K根一個(gè),胡椒一粒。水煎,為一次量。日服一次,連服一月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|
功效與作用:燥濕化痰、祛風(fēng)止痙、散結(jié)消腫。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溫化寒痰藥。
功效與作用:瀉火除煩、清熱利尿、涼血解毒;外用消腫止痛。屬清熱藥分類下的清熱瀉火藥。
功效與作用:清暑化濕,升發(fā)清陽,涼血止血。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。
功效與作用: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。
功效與作用:催吐、殺蟲、消腫。屬殺蟲止癢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