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篇一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】
今天,我讀了有關(guān)動物故事的書——《和烏鴉做鄰居》。書中寫了鷹、天鵝、相思鳥,寫了鳥兒們的愛情故事、友誼故事。沈石溪爺爺真不愧是動物小說大王,書里面的所有動物都栩栩如生、一個個躍然紙上,所有故事都引人入勝、感人至深,但最讓我有感觸的是第一篇——《雄鷹金閃子》。
雄鷹金閃子有一片廣袤的領(lǐng)地——納壺河谷。在它為捍衛(wèi)領(lǐng)地對入侵者白羽臀使殺手锏的瞬間,攻擊目標轉(zhuǎn)向了殺害自己妻兒的仇敵銀環(huán)蛇。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(guān)頭,白羽臀沒有坐視漁翁得利,而是出手相救,使金閃子轉(zhuǎn)危為安并報仇雪恨,隨后它們共同分享了一頓美味的蛇肉大餐。在此后食物匱乏鬧饑荒的季節(jié)里,它們團結(jié)合作以捕獵幼豺為食,共度難關(guān)。即使在非死即傷的爭偶決斗中,它們也采取空博的和平競爭方式。
這個故事讀了一遍又一遍,我掩卷沉思,從中得到了許多啟迪。
從金閃子身上,我讀出了自強的精神。只有金閃子自己強大了,它才趕走了一個又一個覬覦這片肥沃土地的野心家,捍衛(wèi)了自己神圣的領(lǐng)地,從而擁有一片食源豐富方圓百里的廣袤領(lǐng)地、擁有嬌媚的妻子。自強是一種困難壓不倒、厄運不低頭、危險無所懼的亮麗操守。我們?nèi)祟惛切枰詮姷木?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?!睆埡5厦銊顨埣才笥炎粤⒆詮姡慌nD是班級中成績最差的學生,因為自強終于使他成為了“科學巨人”。
從金閃子的身上,我讀出了知恩圖報、敢于標新立異的精神。一山不容二虎、同性相斥這鷹類中的至理名言,為什么被金閃子土崩瓦解了呢?我想金閃子是被白羽臀的救命之恩感化了,變成了一只懂得知恩圖報的雄鷹。它不再墨守成規(guī)、因循守舊,它敢于突破世俗的觀念、敢于標新立異,它的思維轉(zhuǎn)變了。就像田忌賽馬,田忌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和策略,最后贏了齊威王。
退一步海闊天空。金閃子從此贏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情、一種同生死共患難的友誼,贏得了一位忠誠的朋友。所以在后來食物匱乏鬧饑荒的季節(jié),它們團結(jié)合作、互幫互助,戰(zhàn)勝了饑餓和困難。此時的金閃子真正明白:一只雄鷹加另一只雄鷹,等于所向披靡;兩只雄鷹在一起不一定要搏斗,團結(jié)合作可以共度難關(guān)。
從金閃子與白羽臀的爭偶決斗中,我讀出了它們對友誼的珍惜。它們采用了表現(xiàn)各自搏殺技巧與決斗風范的表演式的和平競爭,這種友好的競爭方式更值得我們學習。在生活、工作、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競爭,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、攻擊、誹謗對方,我們也要用友好的方式去面對。就像“友誼第一、比賽第二”這句口號。
故事中的鳥禽都懂得那么多,我們?nèi)烁鼞?yīng)如此。首先要自強,然后懂得知恩圖報、珍惜友誼、團結(jié)合作、互幫互助,同時還要改變世俗的觀念。自己活,讓別人也活,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。
【篇二:和做讀后感】
和人一樣,動物與動物之間也有著和平競爭,這種競爭是平等的,它會讓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友誼和睦相處。自從我讀了《和烏鴉做鄰居》這本小說后,我仿佛來到了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,這本小說的作家是“動物大王”沈石溪,他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,我也是在他的筆下一篇篇生動的文章所讀出感悟來的。
這本書描繪了生動的動物世界,講述了關(guān)于鳥類的故事,其中有一篇小說叫《雄鷹金閃子》,提到了它的名字;我心中不禁會想起它與敵人作斗爭的畫面,它是一只理想遠大、遇到敵人很會報仇雪恨的雄鷹,在我的眼里,他是一只真正的英雄,有一顆金子般的心,怪不得它的名字有“金”這個字,這篇小說講述了它的一個故事:雄鷹金閃子降臨在一個美麗的納壺河谷,當時,整個納壺河谷只有它一只守衛(wèi)在那里,只要敵人闖進它的地盤,它就會發(fā)動攻擊,直到對方害怕而逃掉為止。有一天,一只叫白羽臂的雄鷹闖進了它的地盤,于是金閃子風一般的沖著它飛過來,與它進行了斗爭,不一會兒,白羽臂見打不過對方,就立馬藏得無影無蹤,金閃子發(fā)愁了,正盤旋在空中。這時,它發(fā)現(xiàn)草地上有一條銀白色上下嵌著一塊梅花狀的疤痕,金閃子立馬知道了這條銀環(huán)蛇是當年殺害它妻子女兒的兇手,就在這一瞬間,它忘了白羽臂,向銀環(huán)蛇沖過去,就這樣也改變了雄鷹與雄鷹的關(guān)系,與因換車進行了激烈的斗爭,斗爭未完,正當金閃子受到銀環(huán)蛇反擊時,白羽臂飛了過來,在兩只雄鷹的合作下也順利地把銀環(huán)蛇解決掉了,金閃子為了感激白羽臂的幫助,從此就和它成為了朋友,金閃子也希望讓白羽臂也能有一個稱心如意的伴侶。
讀完了這篇小說,當我要讀下一篇小說的時候,我不得不再想回到這篇小說,因為這篇小說讓我想起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現(xiàn)代詩《有的人》中的一句話:“有的人他為了多數(shù)人更好地生活?!苯痖W子就是這樣,它不僅僅有著一顆理想遠大的心,而且還有這對別人似金子般的心,而我雖然有時候是這樣,但卻徘徊在第一種人和第二張人之間,讀者這篇小說,我已把金閃子和它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。
自己活,讓別人也活,大家共享生存資源,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!
【篇三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作文】
《和烏鴉做鄰居》是放寒假時媽媽給我買的一本新書。這本書講了作者從浙江到西雙版納做知青時,曾與一群烏鴉做過鄰居,它們不但天天吵吵嚷嚷,有時,一、兩只膽大妄為的烏鴉趁著他不注意,還會偷偷溜進他家里,偷走他針線盒中的紐扣、玻璃球等小玩意,這些烏鴉的行為令作者十分惱火,但他怎么也抓不住這些住在樹上、會飛的鄰居,于是,這些討厭的烏鴉被作者看成了兇兆的化身。有一天,作者去山上打獵,因為誤闖紅嘴藍鵲的領(lǐng)地,所以遭到了攻擊,正當他快受傷的時候,他的鄰居烏鴉突然飛了出來,趕走了紅嘴藍鵲,救出了作者。從此以后,作者便和烏鴉群成了朋友。
作者對烏鴉看法的改變令我非常難忘。剛開始和烏鴉做鄰居的時候,烏鴉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整天吵吵嚷嚷,而且調(diào)皮搗蛋,愛偷東西,所以作者十分討厭它們。
【篇十一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】
人們常常說出門遇見烏鴉,得趕緊往自己的腳后吐口水,不然的話,烏鴉朝你叫一聲,你就會碰到倒霉的事,朝你叫三聲,家里會死人。因此,烏鴉是一只不祥之鳥。
剛開始我也以為烏鴉是不祥之鳥,自從看了《和烏鴉做鄰居》這本書,我的想法徹地改變了。
這本書主要講作者沈石溪搬到了烏鴉居住的大樹旁,每天,沈石溪出門都要往腳后吐口水,免得招來霉運。然而有一天,烏鴉們突然神色慌張,半夜時分,下起了傾盆大雨,烏鴉頭領(lǐng)慌慌張張地來到沈石溪的茅屋前,拼命地喊叫,并時不時地往外飛。剛開始作者感到很奇怪,后來害怕漸漸涌上了心頭。沈石溪決定到村長家去。烏鴉見沈石溪走了,才東倒西歪地飛向森林深處。沈石溪剛到村長家的門口,只見一個閃電射到了烏鴉之前居住的大樹上,隨后,大樹正好倒在了作者的茅屋上……
看了這本書,我不由地慚愧起來,我一前總說烏鴉是個不祥之兆,然而現(xiàn)在,烏鴉救了作者一命,表示它不是不祥之兆,我能不慚愧嗎?
烏鴉雖然外表丑,歌聲那么沙啞、那么難聽,但是內(nèi)心是美麗的,也是善良的。人們常說烏鴉的壞話,可烏鴉卻沒有任何怨言,只是默默地生活著,當人們遇難時,盡可能地幫助人們。
看來,人們該改改對烏鴉的看法了,也不能以外表看人了。
讓我們給烏鴉一個寧靜的森林、一片美麗的天空,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對待烏鴉了,我們要給烏鴉一個舒適的家。同時,讓我們一起學習烏鴉的高尚品質(zhì)吧!
【篇十二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】
一場雨沖走了夏季的炎熱。雨后的天氣格外清新涼爽,我和媽媽便一起去圖書城。那里的人很多,都在仔細的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書,我挑了一本沈石溪的小說《和烏鴉做鄰居》。心里想著趕快回家吧!
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書。通常大家都把烏鴉看成不祥鳥,誰看見誰就會倒霉運,而把喜鵲當做吉祥鳥,常把喜鵲登枝比喻喜事臨門,同是鳥,名聲卻有著天壤之別。但是在這本書里發(fā)生的鴉鵲戰(zhàn)爭里,作者卻感到了別的一番滋味……
故事是這樣的:作者在西雙版納插隊落戶時,門口有棵菩提樹。每年的六月到下年的二月,一大群烏鴉便會占據(jù)老菩提樹,便和作者做了鄰居。作者在恪守奶奶的教導下,只要一看見烏鴉便在腳后吐口水,就可以消災(zāi)驅(qū)邪,但是沒有過幾天作者就放棄了這種念頭,因為烏鴉那么多,離他又那么近,沒有那么多的口水吐。與烏鴉為鄰,倒霉事也重重而來。烏鴉總是叼閃閃發(fā)光的東西,作者無奈之下拿起剪刀扔了過去,正好擊中。沒有得意兩天,第三天烏鴉首領(lǐng)率領(lǐng)“轟炸機”向作者逼來,投“彈”七八泡在作者旁邊開了花,咬牙切齒的作者拿著弩來,對著烏鴉群開始了地毯式轟炸。
半個月后,來了一群紅嘴藍鵲,趁著烏鴉不在家,就開始屠殺小烏鴉,要占鄰這可樹為營地。于是,翠綠的菩提樹葉,黑色的烏鴉羽毛和鳥巢里金黃色的稻草,紛紛揚揚的灑落下來,像下了一場“三色雪”。鴉王率領(lǐng)鴉群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,聲勢浩大的鴉群將鵲群嚇得落荒而逃。而作者呢卻因誤打誤撞的救了二十多只小烏鴉,鴉王為了感謝就停止了對作者的戰(zhàn)爭。一次打獵時,作者誤踩了藍鵲的鳥蛋,便遭到攻擊,在危險時刻,鴉群來了,一場真正的鴉鵲大戰(zhàn)開始了。鴉王帶領(lǐng)著五六十只烏鴉去攻擊成年鵲,可藍鵲的體積比烏鴉大,數(shù)量又占優(yōu)勢,烏鴉抵擋不住,就要敗下陣來。在關(guān)鍵時刻,鴉王發(fā)出“呱嘀呀——呱嘀呀的長鳴,突然飛來一大群的烏鴉,就像開閘放出來的一股黑色洪流,直撲藍鵲的鳥巢,頓時到處都是鳥蛋滾落的聲音,這聲音使藍鵲們心急如焚,忙著要搶回鳥蛋,而此時的藍鵲軍心大亂,便四散飛逃,從那以后作者便和鴉群和睦相處。
通過這個故事,使我對烏鴉有了新的看法,烏鴉的絕頂聰明令我贊嘆不已。也使我明白了,不論干什么事情都要多動腦筋,要靈活多用。還要多讀書,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,知識的積累就是財富。
【篇十三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】
我讀了沈石溪編著的《和烏鴉做鄰居》一書,書中收錄了《和烏鴉做鄰居》、《天命》和《烈鳥》等十多篇文章。其中我最喜歡的是《和烏鴉做鄰居》一文,作者告訴我們:烏鴉雖然外表難看,但是,非常聰明,很有個性,是一種有仇報仇、有恩報恩的鳥。
作者小時候,奶奶告訴他,如果早晨起來聽到烏鴉的叫聲,就代表今天有倒霉的事。很不巧作者插隊時住的茅草屋前的菩提樹上,住了很多令人討厭的烏鴉,它們喜歡偷一些亮晶晶的小東西。一只外號叫“高帽子”的烏鴉正準備叼作者的紐扣時,被他發(fā)現(xiàn)并用剪刀打傷。此后幾天,“高帽子”指揮一群烏鴉輪流往他身上拉屎,那情景想來非常狼狽,人鳥大戰(zhàn),作者落敗。
過了一段時間,作者無意中救了二十幾只小烏鴉,讓他想不到的是,烏鴉知恩圖報,竟然救了他兩次。第一次,他被一群藍鵲攻擊,傷痕累累,險墜懸崖,“高帽子”率領(lǐng)群鴉打敗藍鵲,助他脫險。第二次更驚險,烏云翻滾,雷電交加,大雨滂沱,作者正在呼呼大睡。半夜,他被群鴉急促的叫聲驚醒,“高帽子”對著他狂叫不止,他立即預(yù)感到危險的逼近,趕緊離屋去村長家,身后的一道閃電劈倒了菩提樹,砸倒了他的小屋。兩次死里逃生,都離不開烏鴉鄰居的舍身相救。
很早就聽說過羊羔跪乳、烏鴉反哺的故事,我都將信將疑,認為只是老人們編出來的故事,用來教育小孩子的。今天,通過沈石溪的這篇文章,更加深了我對烏鴉的了解,雖然貌不驚人,甚至有些丑陋,但是,烏鴉知恩圖報,不計前嫌,還真是值得我們中的一些人好好反思一番呢!
這樣的鄰居,誰不喜歡呢?
【篇十四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】
在好多數(shù)人的眼里,烏鴉是倒霉不吉利的象征,可我卻不那么認為,為什么呢?因為這本《和烏鴉做鄰居》。
《和烏鴉做鄰居》講的是作者當年被下放到西雙版納初期,住的小木屋前,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樹,樹上住了成百上千只烏鴉,因為老一輩相傳聽到烏鴉叫就有倒霉事,天下烏鴉又一般黑,讓作者對烏鴉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壞印象,可又沒有辦法搬離這個地方,無可奈何只好和烏鴉做鄰居,偏偏烏鴉又喜歡把見到的亮晶晶的東西叼走,他放在院子里有亮光的東西都被烏鴉叼去,讓作者煩不勝煩,有一次,一只有黑冠的大烏鴉把他的一串玻璃扣叼走,剛好被作者看到,他用剪刀把這只名叫老黑冠的翅膀劃破了,不巧這只是頭鴉,他遭到了烏鴉的報復(fù),讓他再也不敢得罪烏鴉了。相安無事了沒多久,紅嘴藍鵲——一種喜歡侵略其他鳥巢的鳥在大烏鴉覓食的時候入侵菩提樹,它們瘋狂的把鳥蛋啄破,把還不會飛的小烏鴉趕下樹,作者幸災(zāi)樂禍、歡天喜地地揀著,這下又解恨又解饞了,忽然,覓食的烏鴉歸來,戰(zhàn)斗沒多久,紅嘴藍鵲就潰敗逃走,被作者藏起來的小烏鴉聽到大鳥回來,呱呱地叫起來,頭鴉聽到聲音對作者威脅的叫起來,想起上次烏鴉的報復(fù),作者乖乖的交出小鳥,并把小鳥送回樹上。不過,從此以后,頭鴉和作者關(guān)系慢慢的越來越好。
在一個雷雨之前的傍晚,群鴉鼓噪,紛紛飛離了菩提樹,睡得正香的作者被一陣聲嘶力竭的鴉叫驚醒,原來是頭鴉在門口拼命的叫,直叫得作者心驚膽戰(zhàn)再也不敢在屋子里,他剛走到借住的村長家,一個大火球落在菩提樹上,倒下的菩提樹砸在作者住的小屋上。
其實,烏鴉是所有鳥類中最聰明的鳥,就因為它們叫聲難聽,外表難看多少年來一直讓人討厭。作者用樸素的語言,寫出了烏鴉的智慧和團結(jié)精神,也寫出了對烏鴉的喜愛和感激之情,有時間大家也來看看吧。
【篇十五:和烏鴉做鄰居讀后感】
《和烏鴉做鄰居》前半章給人的感覺是,作者以貌取“鴉”,認為烏鴉是一種不吉利的鳥。后半章里,當作者被烏鴉“無意”救了之后,對烏鴉的態(tài)度發(fā)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(zhuǎn)變,和烏鴉“交”朋友了。
當作者拿著剪刀扔向高帽子時,我認為高帽子是罪有應(yīng)得,但作者被群鴉“狂轟濫炸”時,我想:作者真是不識時務(wù),既然發(fā)現(xiàn)了高帽子與其他烏鴉不一樣,難道沒有想過它可能是頭領(lǐng)嗎?當然,作者有可能是因為生氣而來不及細想這么多。不過,后來作者十分清楚,如果不歸還并且再把幼鳥吃了,那么自己就沒有“干凈”日了。
當作者被外表美麗心腸狠毒的紅嘴藍鵲攻擊時,若不是烏鴉來報仇,作者就不會寫這篇文章了。雖然說烏鴉可能不是有意去救作者,但畢竟對作者有“恩”,也就是從這里開始作者和烏鴉交上了朋友。但想想現(xiàn)在的情況,動物信不過人,人則殺害動物。雖然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禁止殺害野生動物,但是偷獵者層出不窮,就算沒有偷獵者,家禽呢?如果說這些你都不吃,光吃素的,那么也可以因為在現(xiàn)代的食物中幾乎都只有糖、鹽、脂肪,我認為動物和人的地位完全可以交換過來。因為動物雖然吃肉,但只是為了生存,而人不但吃肉,還為了錢財不惜殺更多的生靈,往肉里加更多的化學物質(zhì)……金錢和道德,到底哪個重要?
最后,當高帽子冒著生命危險來警告作者危險將要來臨時,我不禁感嘆:人,到底是進化了還是退化了?是進化好還是退化好?如果為了道德,我們應(yīng)該進化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