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年春季,鄭國人來魯國要求棄怨結(jié)好,為的是重新和好。
晉國翼都的九宗五正頃父的兒子嘉父到隨邑迎接晉侯,讓他居住在鄂地,晉國人稱他為鄂侯。
夏季,在艾地結(jié)盟,開始和齊國結(jié)好。
五月十一日,鄭莊公入侵陳國,得到全勝。往年,鄭莊公請求與陳國講和,陳桓公不答應(yīng)。五父勸諫說:“親近仁義而和鄰國友好,這是國家可寶貴的措施,您還是答應(yīng)鄭國的請求吧!”陳侯說:“宋國和衛(wèi)國才是真正的禍患,鄭國能做什么?”于是就沒有答應(yīng)。
君子說:“善不可丟失,惡不可滋長,這說的就是陳桓公吧!滋長了惡而不悔改,馬上就得自取禍害??v是挽救,何能辦得到!《商書》說:‘惡的蔓延,如同遍地大火,不可以靠攏,難道還能撲滅?’周任有話說:‘治理國和家的人,見到惡,就要像農(nóng)夫急于除雜草一樣,鋤掉它聚積起來肥田,挖掉它的老根,不要使它再生長,那么善的事物就能發(fā)展了?!?/p>
秋季,宋人占領(lǐng)長葛。
冬季,京城派人來報告饑荒,隱公就代為向宋、衛(wèi)、齊、鄭諸國請求購買谷物,這是合于禮的。
鄭莊公去周都,第一次朝見周桓王。周桓王不加禮遇。周公對周桓王說:“我們周室東遷,依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。友好地對待鄭國,用以鼓勵后來的人,還恐怕人家不來,何況不以禮接待呢?鄭國不會來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