鑒前毖后
jiàn qián bì hòu
Learn from the past and learn from the past
“鑒前毖后”的成語拼音為:jiàn qián bì hòu,注音:ㄐㄧㄢˋ ㄑㄧㄢˊ ㄅㄧˋ ㄏㄡˋ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,年代:近代成語,出處:清·嚴(yán)如熤《三省邊防備覽·藝文·老林說》:“鑒前毖后,通三省而籌之,為曲突徙薪之計,建久安長治之謀。”,基本解釋:指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,以后謹(jǐn)慎行事,避免重犯。,例句:唐代杜甫《登高》詩中有句:“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。輪臺東門送君去,去時雪滿天山路?!敝械摹拜喤_東門送君去”就是個鑒前毖后的例子,表示在送別時,提醒朋友注意前方的情況,以確保安全。
拼音 |
jiàn qián bì hòu |
注音 |
ㄐㄧㄢˋ ㄑㄧㄢˊ ㄅㄧˋ ㄏㄡ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 |
英文 |
Learn from the past and learn from the past |
年代 |
近代成語 |
解釋 |
指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,以后謹(jǐn)慎行事,避免重犯。 |
出處 |
清·嚴(yán)如熤《三省邊防備覽·藝文·老林說》:“鑒前毖后,通三省而籌之,為曲突徙薪之計,建久安長治之謀?!?/td>
|
例句 |
唐代杜甫《登高》詩中有句:“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。輪臺東門送君去,去時雪滿天山路?!敝械摹拜喤_東門送君去”就是個鑒前毖后的例子,表示在送別時,提醒朋友注意前方的情況,以確保安全。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