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塞頓開
máo sè dùn kāi
become enlightened at once
“茅塞頓開”的成語拼音為:máo sè dùn kāi,注音: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ㄎㄞ,詞性: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山徑之蹊間,介然用之而成路;為間不用,則茅塞之矣?!?,基本解釋:茅塞: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;頓:立刻。原來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著,現(xiàn)在忽然被打開了。形容思想忽然開竅,立刻明白了某個(gè)道理。,例句:唐代·白居易《賦得雙溪春曉》:“忽如一夜春風(fēng)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茅塞頓開,還與心花相對?!?
拼音 |
máo sè dùn kāi |
注音 |
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ㄎㄞ |
詞性 |
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 |
英文 |
become enlightened at onc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茅塞: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;頓:立刻。原來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著,現(xiàn)在忽然被打開了。形容思想忽然開竅,立刻明白了某個(gè)道理。 |
出處 |
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山徑之蹊間,介然用之而成路;為間不用,則茅塞之矣?!?/td>
|
例句 |
唐代·白居易《賦得雙溪春曉》:“忽如一夜春風(fēng)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茅塞頓開,還與心花相對。”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