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口膏舌
mó kǒu gāo shé
Mottle and plaster
“摩口膏舌”的成語拼音為:mó kǒu gāo shé,注音:ㄇㄛˊ ㄎㄡˇ ㄍㄠ ㄕㄜˊ,詞性:作賓語、定語;指人的口才好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漢·王充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羊勝之徒,摩口膏舌;鄒陽自明,入獄復(fù)出?!?,基本解釋:磨練口舌。形容講話很厲害,善于挑撥誣陷。,例句:明代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·當(dāng)面耳語》:“韓無舌逐漸摩口膏舌,只管聲嘶氣竭地與他們論道說理?!?
拼音 |
mó kǒu gāo shé |
注音 |
ㄇㄛˊ ㄎㄡˇ ㄍㄠ ㄕㄜˊ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定語;指人的口才好 |
英文 |
Mottle and plaster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磨練口舌。形容講話很厲害,善于挑撥誣陷。 |
出處 |
漢·王充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羊勝之徒,摩口膏舌;鄒陽自明,入獄復(fù)出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·當(dāng)面耳語》:“韓無舌逐漸摩口膏舌,只管聲嘶氣竭地與他們論道說理。”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