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屨踵決
nà jù zhǒng jué
down at - heel
“納屨踵決”的成語拼音為:nà jù zhǒng jué,注音:ㄣㄚˋ ㄐㄩ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,詞性:作定語;指生活貧困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莊子·讓王》:“三日不舉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纓絕,捉衿而肘見,納屨而踵決?!?,基本解釋:納:穿;屨:鞋;踵:腳后跟;決:破裂。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著襤褸。,例句:唐代·白居易《臥病書懷》:“職方春近擬宜宴,安得圓兗計相違。納屨踵決河橋雪,開門朔漏陣風飛?!?
拼音 |
nà jù zhǒng jué |
注音 |
ㄣㄚˋ ㄐㄩ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 |
詞性 |
作定語;指生活貧困 |
英文 |
down at - heel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納:穿;屨:鞋;踵:腳后跟;決:破裂。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著襤褸。 |
出處 |
《莊子·讓王》:“三日不舉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纓絕,捉衿而肘見,納屨而踵決。” |
例句 |
唐代·白居易《臥病書懷》:“職方春近擬宜宴,安得圓兗計相違。納屨踵決河橋雪,開門朔漏陣風飛?!?/td>
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