窮不失義
qióng bù shī yì
poor yet not losing one's righteousness
“窮不失義”的成語(yǔ)拼音為:qióng bù shī yì,注音:ㄑㄩㄥˊ ㄅㄨˋ ㄕ ㄧˋ,詞性:作謂語(yǔ)、賓語(yǔ);指人有骨氣,年代:古代成語(yǔ),出處: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故士窮不失義,達(dá)不離道。”,基本解釋:義:禮義。雖然窮困,但不失禮義。,例句:《晉書·桓溫傳》中有一句話:桓公家室數(shù)有窮不失義之風(fēng),與溫秉性相合故也。
拼音 |
qióng bù shī yì |
注音 |
ㄑㄩㄥˊ ㄅㄨˋ ㄕ ㄧˋ |
詞性 |
作謂語(yǔ)、賓語(yǔ);指人有骨氣 |
英文 |
poor yet not losing one's righteousnes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(yǔ) |
解釋 |
義:禮義。雖然窮困,但不失禮義。 |
出處 |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故士窮不失義,達(dá)不離道。” |
例句 |
《晉書·桓溫傳》中有一句話:桓公家室數(shù)有窮不失義之風(fēng),與溫秉性相合故也。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