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不充口
shí bù chōng kǒu
have little food to eat
“食不充口”的成語拼音為:shí bù chōng kǒu,注音:ㄕˊ ㄅㄨˋ ㄔㄨㄥ ㄎㄡˇ,詞性:作定語、狀語;用于生活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無那晚夕的。”,基本解釋:不能吃飽肚子。形容生活艱難困苦。同“食不餬口”。,例句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有饑者唯恐其不及食,有寒者唯恐其不及衣,食不充口,寒不充體,君子貧斯有益?!?
拼音 |
shí bù chōng kǒu |
注音 |
ㄕˊ ㄅㄨˋ ㄔㄨㄥ ㄎㄡˇ |
詞性 |
作定語、狀語;用于生活 |
英文 |
have little food to ea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不能吃飽肚子。形容生活艱難困苦。同“食不餬口”。 |
出處 |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無那晚夕的?!?/td>
|
例句 |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有饑者唯恐其不及食,有寒者唯恐其不及衣,食不充口,寒不充體,君子貧斯有益。”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