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在膏肓
bìng zài gāo huāng
regarded as hopeless
“病在膏肓”的成語拼音為:bìng zài gāo huāng,注音:ㄅㄧㄥˋ ㄗㄞˋ ㄍㄠ ㄏㄨㄤ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事物或人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宋·朱熹《與臺端書》:“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,夫人而能知之,夫人而欲言之,顧以不當(dāng)其任,雖欲一效其伎而無所施耳?!?,基本解釋: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。同“病入膏肓”。,例句:便遇秦和醫(yī)國手,只恐他~怎救?★明邵璨《香囊記·問卜》
拼音 |
bìng zài gāo huāng |
注音 |
ㄅㄧㄥˋ ㄗㄞˋ ㄍㄠ ㄏㄨㄤ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事物或人 |
英文 |
regarded as hopeles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。同“病入膏肓”。 |
出處 |
宋·朱熹《與臺端書》:“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,夫人而能知之,夫人而欲言之,顧以不當(dāng)其任,雖欲一效其伎而無所施耳。” |
例句 |
便遇秦和醫(yī)國手,只恐他~怎救? ★明邵璨《香囊記·問卜》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