斬將搴旗
zhǎn jiàng qiān qí
behead enemy generals and capture their flags
“斬將搴旗”的成語拼音為:zhǎn jiàng qiān qí,注音:ㄓㄢˇ ㄐㄧㄤˋ ㄑㄧㄢ ㄑㄧˊ,詞性: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吳子·料敵》:“然則一軍之中,必有虎賁之士,力輕抗鼎,足輕戎馬,搴旗斬將,必有能者?!保窘忉專哄海喊稳?。拔取敵旗,斬殺敵將。形容勇猛善戰(zhàn)。,例句:即使~,威振疆場,亦偏將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?!锩鳌ち_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三回
拼音 |
zhǎn jiàng qiān qí |
注音 |
ㄓㄢˇ ㄐㄧㄤˋ ㄑㄧㄢ ㄑㄧˊ |
詞性 |
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 |
英文 |
behead enemy generals and capture their flag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搴:拔取。拔取敵旗,斬殺敵將。形容勇猛善戰(zhàn)。 |
出處 |
《吳子·料敵》:“然則一軍之中,必有虎賁之士,力輕抗鼎,足輕戎馬,搴旗斬將,必有能者?!?/td>
|
例句 |
即使~,威振疆場,亦偏將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 ★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三回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