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柏異心
zhú bǎi yì xīn
Bamboo and cypress
“竹柏異心”的成語(yǔ)拼音為:zhú bǎi yì xīn,注音:ㄓㄨˊ ㄅㄞˇ ㄧˋ ㄒㄧㄣ,詞性:作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;用于比喻句,年代:古代成語(yǔ),出處:《楚辭·東方朔〈七諫·初放〉》:“孰知其不合兮,若竹柏之異心?!蓖跻葑ⅲ骸爸裥目眨杂髦就ㄟ_(dá)也;柏心實(shí),以喻君暗塞也。言己性達(dá)道德,而君閉塞,其志不合,若竹柏之異心也?!?,基本解釋: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。,例句:張衡通贍,蔡邕精雅,文史彬彬,隔世相望,是則~而同貞,金玉殊質(zhì)而皆寶也?!锬铣ち骸③摹段男牡颀垺げ怕浴?
拼音 |
zhú bǎi yì xīn |
注音 |
ㄓㄨˊ ㄅㄞˇ ㄧˋ ㄒㄧㄣ |
詞性 |
作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;用于比喻句 |
英文 |
Bamboo and cypres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(yǔ) |
解釋 |
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。 |
出處 |
《楚辭·東方朔〈七諫·初放〉》:“孰知其不合兮,若竹柏之異心?!蓖跻葑ⅲ骸爸裥目?,屈原自喻志通達(dá)也;柏心實(shí),以喻君暗塞也。言己性達(dá)道德,而君閉塞,其志不合,若竹柏之異心也?!?/td>
|
例句 |
張衡通贍,蔡邕精雅,文史彬彬,隔世相望,是則~而同貞,金玉殊質(zhì)而皆寶也。 ★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