辭巧理拙
cí qiǎo lǐ zhuō
Tactful and unreasonable
“辭巧理拙”的成語(yǔ)拼音為:cí qiǎo lǐ zhuō,注音:ㄘˊ ㄑㄧㄠˇ ㄌㄧˇ ㄓㄨㄛ,詞性: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;用于文章或說(shuō)話等,年代:古代成語(yǔ),出處: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公孫之白馬孤犢,辭巧理拙,魏牟比之鸮鳥,非妄貶也?!?,基本解釋:文辭雖然浮華,但不能闡明道理。,例句:明代·馮夢(mèng)龍《警世通言·玄制周孔》:“一時(shí)之英豪,多以禮義湮沒(méi),而奸狡詭詐者辭巧理拙,真實(shí)之人難見。”
拼音 |
cí qiǎo lǐ zhuō |
注音 |
ㄘˊ ㄑㄧㄠˇ ㄌㄧˇ ㄓㄨㄛ |
詞性 |
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;用于文章或說(shuō)話等 |
英文 |
Tactful and unreasonabl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(yǔ) |
解釋 |
文辭雖然浮華,但不能闡明道理。 |
出處 |
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公孫之白馬孤犢,辭巧理拙,魏牟比之鸮鳥,非妄貶也。” |
例句 |
明代·馮夢(mèng)龍《警世通言·玄制周孔》:“一時(shí)之英豪,多以禮義湮沒(méi),而奸狡詭詐者辭巧理拙,真實(shí)之人難見。”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