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
cǐ ér kě rěn ,shú bù kě rěn
Which is intolerable
“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”的成語拼音為:cǐ ér kě rěn ,shú bù kě rěn,注音:ㄘˇ ㄦˊ ㄎㄜˇ ㄖㄣˇ,ㄕㄨˊ ㄅㄨˋ ㄎㄜˇ ㄖㄣˇ,詞性:作賓語、分句;用于感嘆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晉書·解系傳》:“[司馬倫]怒曰:‘我于水中見蟹且惡之,況此人(解系)兄弟輕我邪!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!”,基本解釋:這個(gè)如能容忍,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!,例句:明朝·楊繼盛《金田雜袁》:“曹公固當(dāng)與賊人長存,然而諸葛公親先取其觸心之因,使彼賊人欲殺諸葛公。始曹公弗悟,至其次輩,受之不少。言之以時(shí),欲殺之者相喚走,輒作不聽。今彼欲殺我之心既肆,我安可不察?觸之而起,可勝計(jì)也。兄弟,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?君與臣共刻之,奈何?”
拼音 |
cǐ ér kě rěn ,shú bù kě rěn |
注音 |
ㄘˇ ㄦˊ ㄎㄜˇ ㄖㄣˇ,ㄕㄨˊ ㄅㄨˋ ㄎㄜˇ ㄖㄣˇ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分句;用于感嘆 |
英文 |
Which is intolerabl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這個(gè)如能容忍,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! |
出處 |
《晉書·解系傳》:“[司馬倫]怒曰:‘我于水中見蟹且惡之,況此人(解系)兄弟輕我邪!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!” |
例句 |
明朝·楊繼盛《金田雜袁》:“曹公固當(dāng)與賊人長存,然而諸葛公親先取其觸心之因,使彼賊人欲殺諸葛公。始曹公弗悟,至其次輩,受之不少。言之以時(shí),欲殺之者相喚走,輒作不聽。今彼欲殺我之心既肆,我安可不察?觸之而起,可勝計(jì)也。兄弟,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?君與臣共刻之,奈何?”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