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頭不律
fāng tóu bù lǜ
obstinate
“方頭不律”的成語拼音為:fāng tóu bù lǜ,注音:ㄈㄤ ㄊㄡˊ ㄅㄨˋ ㄌㄩˋ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固執(zhí)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元·鄭廷玉《金鳳釵》:“見一個方頭不律的人,欺侮一個老年,打扯他跳河?!?,基本解釋:形容人性格倔強(qiáng)、頑固。同“方頭不劣”。,例句:明代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方頭不律,平生不曾解別人難題,怪也不能。”
拼音 |
fāng tóu bù lǜ |
注音 |
ㄈㄤ ㄊㄡˊ ㄅㄨˋ ㄌㄩ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固執(zhí) |
英文 |
obstinat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形容人性格倔強(qiáng)、頑固。同“方頭不劣”。 |
出處 |
元·鄭廷玉《金鳳釵》:“見一個方頭不律的人,欺侮一個老年,打扯他跳河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方頭不律,平生不曾解別人難題,怪也不能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