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林而狩
fén lín ér shòu
seek short-term interests
“焚林而狩”的成語拼音為:fén lín ér shòu,注音:ㄈㄣˊ ㄌㄧㄣˊ ㄦˊ ㄕㄡˋ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只圖眼前利益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南朝·宋·袁淑《防御索虜議》:“是由涸澤而漁,焚林而狩。”,基本解釋:比喻取之不留余地,只顧眼前利益,不顧長遠利益。,例句:《戰(zhàn)國策·越策二》中記載了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焚破吳國后,趁著混亂的局勢,親自率領軍隊出擊,攻取吳國的土地,以維護越國的利益。這個故事中的焚林而狩,意味著在消滅敵人的同時,還能順便獵取獵物,展現了勾踐的機智和決斷力。
拼音 |
fén lín ér shòu |
注音 |
ㄈㄣˊ ㄌㄧㄣˊ ㄦˊ ㄕㄡ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只圖眼前利益 |
英文 |
seek short-term interest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比喻取之不留余地,只顧眼前利益,不顧長遠利益。 |
出處 |
南朝·宋·袁淑《防御索虜議》:“是由涸澤而漁,焚林而狩。” |
例句 |
《戰(zhàn)國策·越策二》中記載了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焚破吳國后,趁著混亂的局勢,親自率領軍隊出擊,攻取吳國的土地,以維護越國的利益。這個故事中的焚林而狩,意味著在消滅敵人的同時,還能順便獵取獵物,展現了勾踐的機智和決斷力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