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fǎn wèi | 注音 | ㄈㄢˇ ㄨㄟˋ |
首字母 | fw | 詞性 | 動詞 |
近義詞 | 惡心、嘔吐、作嘔、惡心不適、想吐、惡心欲嘔、嘔心瀝血、惡心想吐、作嘔欲嘔、惡心作嘔 | ||
反義詞 | 舒適、愉快、宜人、舒服、滿足、享受、愉悅、安逸、心滿意足、幸福 | ||
基本解釋 | 指食物咽下后,胃里不舒服,惡心甚至嘔吐。也說翻胃。 |
中醫(yī)病證名。反胃,又稱“胃反”,是指飲食入胃,停滯不化,良久反出的病癥。
“反胃”病名首見于《金匱要略》:“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為虛,澀則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谷不化,名曰胃反?!敝赋霰静≈饕C是脾胃受傷,不能腐熟水谷,臨床表現(xiàn)以朝食暮吐為特點。治療方面提出“胃反嘔吐者,大半夏湯主之”、“胃反,吐而渴欲飲水者,茯苓澤瀉湯主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