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píng zhāng | 注音 | ㄆㄧㄥˊ ㄓㄤ |
首字母 | pz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普通、一般、平凡、平常、常規(guī)、普通人 | ||
反義詞 | 非凡、特殊、異常、奇特 | ||
基本解釋 | 1.評處;商酌。 2.品評。 3.古代官名。唐代以尚書﹑中書﹑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,因官高權(quán)重,不常設(shè)置,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,簡稱"同平章事",同參國事。唐睿宗時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。宋因之,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(dān)任,位在宰相之上。金元有平章政事,位次于丞相。元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,則為地方高級長官。簡稱平章。明初仍沿襲,不久廢。 |
平(pián)章是平正彰明?!渡袝虻洹防镉小捌剑╬ián)章百姓”的話。平的意思是辨別之義,平、便、辨三字互為通假,義為辨別,章通"彰",有彰明、顯著、鮮明的意思。出自《千字文》:“坐朝問道,垂拱平(pián)章?!保ㄡ屃x:君主坐朝臨政,與群臣共商國事,垂衣拱手,無為而治,天下太平,政績彰明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