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
砍柴負薪的老翁住在北州,北望家園心生出旅居鄉(xiāng)愁。
老翁說自己原有三個兒子,兩個已在黃沙戰(zhàn)場上戰(zhàn)死。
如今小兒子剛剛長大成人,卻聽說朝廷明年又要征兵。
確知這離別家門必然衰敗,不如相隨逃往異鄉(xiāng)共死生。
將薄田陋宅全借讓給鄰伍,姑且躲避孤單地離開鄉(xiāng)土。
生在世上本想求多子多福,誰知有了兒子卻更加辛苦。
近來傳聞皇上喜推崇武將,讓他們率大軍要掃蕩胡塵。
使邊地安寧自應(yīng)當有長策,何必要流轉(zhuǎn)離散我中國人。
注釋
北州:唐無北州,此泛指北方。
鄉(xiāng)關(guān):指故鄉(xiāng)。
黃沙:指北方沙漠地區(qū),也指人死后的葬地。
零落:衰敗。
鄰伍:周制,每鄰五家。漢劉熙《釋名·釋州國》:“五家為伍,以五為名也。又謂之鄰。鄰,連也,相接連也?!币隇猷従印?br />伶俜(pīng):孤單。
靜胡塵:靜,使。胡塵,胡人兵馬揚起的沙塵,喻胡兵的兇焰。
長策:長久的謀略。
流離:因戰(zhàn)亂而使人流轉(zhuǎn)離散。中國:上古時,中國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一帶,以為居天下之中,故稱中國,而把周圍地區(qū)稱為四方,故泛指中原地區(qū)。
參考資料:
1、曾凡玉.唐詩譯注鑒賞辭典:崇文書局,2017.02:392-3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