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孤艇、東皋過遍。尚記當日,綠陰門掩。屐齒莓階,酒痕羅袖事何限。欲尋前跡,空惆悵、成秋苑。自約賞花人,別後總、風流云散。水遠。怎知流水外,卻是亂山尤遠。天涯夢短。想忘了、綺疏雕檻。望不盡、苒苒斜陽,撫喬木、年華將晚。但數(shù)點紅英,猶識西園凄婉。
王沂孫,生卒年不詳,字圣與,又字詠道,號碧山,又號中仙,因家住玉笥山,故又號玉笥山人,南宋會稽(今浙江紹興)人,大約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間,曾任慶元路(路治今寧波鄞州)學正。
王沂孫工詞,風格接近周邦彥,含蓄深婉,如《花犯·苔梅》之類。其清峭處,又頗似姜夔,張炎說他“琢語峭拔,有(姜)白石意度”。尤以詠物為工,如《齊天樂·蟬》、《水龍吟·白蓮》等,皆善于體會物象以寄托感慨。其詞章法縝密,在宋末格律派詞人中是一位有顯著藝術(shù)個性的詞家,與周密、張炎、蔣捷并稱“宋末詞壇四大家”。
詞集《碧山樂府》,一稱《花外集》,收詞60余首。主要詞作有《天香·龍涎香》、《齊天樂·蟬》、《高陽臺·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》、《眉嫵·新月》、《長亭怨慢·重過中庵故園》、《法曲獻仙音·聚景亭梅次草窗韻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