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時海山路,寒碧亂清淮??椭袎劬疲硌鄄灰娨恢γ?。何似今年心事,千丈好云新雨,飛下玉妝臺。晴雪洗佳氣,河漢酒腸開。九秋雕,千里馬,出風(fēng)埃。藍橋得道,鶴骨端自見云來。我有云山后約,不得夜燈親酌,傾倒好情懷。為寫芳鮮句,扶起玉山頹。
年時海山路,寒碧亂清淮??椭袎劬疲硌鄄灰娨恢γ?。何似今年心事,千丈好云新雨,飛下玉妝臺。晴雪洗佳氣,河漢酒腸開。九秋雕,千里馬,出風(fēng)埃。藍橋得道,鶴骨端自見云來。我有云山后約,不得夜燈親酌,傾倒好情懷。為寫芳鮮句,扶起玉山頹。
蔡松年(1107~1159)字伯堅,號蕭閑老人。冀州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,金代文學(xué)家,政治家。
北宋宣和末年,從父鎮(zhèn)守燕山,宋軍敗績隨父降金,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。完顏宗弼攻宋與岳飛等交戰(zhàn)時,擔(dān)任兼總軍中六部事,累官至右丞相,封衛(wèi)國公,正隆四年卒,追封吳國公,予謚文簡。
蔡松年雖一生官運亨通,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為矛盾的思想感情,內(nèi)心深處潛伏著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“身寵神已辱”,作品風(fēng)格雋爽清麗,詞作尤負盛名,與吳激齊名,時稱“吳蔡體”,有文集《明秀集》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