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漏花深,繡工日永,蕙風(fēng)布暖。
變韶景、都門十二,元宵三五,銀蟾光滿。
連云復(fù)道凌飛觀。
聳皇居麗,嘉氣瑞煙蔥茜。
翠華宵幸,是處層城閬苑。
龍鳳燭、交光星漢。
對咫尺鰲山開羽扇。
會樂府兩籍神仙,梨園四部弦管。
向曉色、都人未散。盈萬井、山呼熬抃。
顧歲歲,天仗里、常瞻鳳輦。
柳永(約984年—約1053年),原名三變,字景莊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因排行第七,又稱柳七,福建崇安人,北宋著名詞人,婉約派代表人物。
柳永出身官宦世家,少時學(xué)習(xí)詩詞,有功名用世之志。咸平五年(1002年),柳永離開家鄉(xiāng),流寓杭州、蘇州,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柳永進京參加科舉,屢試不中,遂一心填詞。景祐元年(1034年),柳永暮年及第,歷任睦州團練推官、余杭縣令、曉峰鹽堿、泗州判官等職,以屯田員外郎致仕,故世稱柳屯田。
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,也是兩宋詞壇上創(chuàng)用詞調(diào)最多的詞人。柳永大力創(chuàng)作慢詞,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,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,以適俗的意象、淋漓盡致的鋪敘、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(shù)個性,對宋詞的發(fā)展產(chǎn)生了深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