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子念黎庶,詔書換諸侯。仙郎授剖符,華省輟分憂。
置酒會前殿,賜錢若山丘。天章降三光,圣澤該九州。
吾兄鎮(zhèn)河朔,拜命宣皇猷。駟馬辭國門,一星東北流。
夏云照銀印,暑雨隨行輈。赤筆仍在篋,爐香惹衣裘。
此地鄰東溟,孤城吊滄洲。海風掣金戟,導(dǎo)吏呼鳴騶。
郊原北連燕,剽劫風未休。魚鹽隘里巷,桑柘盈田疇。
為郡豈淹旬,政成應(yīng)未秋。易俗去猛虎,化人似馴鷗。
蒼生已望君,黃霸寧久留。
岑參(約715-770年),唐代邊塞詩人,南陽人,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,后徙居江陵。岑參早歲孤貧,從兄就讀,遍覽史籍。唐玄宗天寶三載(744年)進士,初為率府兵曹參軍。后兩次從軍邊塞,先在安西節(jié)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;天寶末年,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(jié)度使時,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時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樂山),世稱“岑嘉州”。大歷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岑參工詩,長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。現(xiàn)存詩三百六十首。對邊塞風光,軍旅生活,以及少數(shù)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,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。風格與高適相近,后人多并稱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參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為八卷)行世?!度圃姟肪幵娝木怼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