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|99RE久久精品国产|国产精品丝袜拍在线观看|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'|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|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电影|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|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

English | 簡體中文 | 繁體中文
查詢

歸去來兮辭并序

  余家貧,耕植不足以自給。幼稚盈室,瓶無儲粟,生生所資,未見其術(shù)。親故多勸余為長吏,脫然有懷,求之靡途。會有四方之事,諸侯以惠愛為德,家叔以余貧苦,遂見用于小邑。于時風(fēng)波未靜,心憚遠役,彭澤去家百里,公田之利,足以為酒。故便求之。及少日,眷然有歸歟之情。何則?質(zhì)性自然,非矯厲所得。饑凍雖切,違己交病。嘗從人事,皆口腹自役。于是悵然慷慨,深愧平生之志。猶望一稔,當(dāng)斂裳宵逝。尋程氏妹喪于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仲秋至冬,在官八十余日。因事順心,命篇曰《歸去來兮》。乙巳歲十一月也。

  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?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悲?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。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舟遙遙以輕飏,風(fēng)飄飄而吹衣。問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

  乃瞻衡宇,載欣載奔。僮仆歡迎,稚子候門。三徑就荒,松菊猶存。攜幼入室,有酒盈樽。引壺觴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顏。倚南窗以寄傲,審容膝之易安。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(shè)而常關(guān)。策扶老以流憩,時矯首而遐觀。云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景翳翳以將入,撫孤松而盤桓。

  歸去來兮,請息交以絕游。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?悅親戚之情話,樂琴書以消憂。農(nóng)人告余以春及,將有事于西疇。或命巾車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尋壑,亦崎嶇而經(jīng)丘。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。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。

  已矣乎!寓形宇內(nèi)復(fù)幾時?曷不委心任去留?胡為乎遑遑欲何之?富貴非吾愿,帝鄉(xiāng)不可期。懷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。聊乘化以歸盡,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!
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蘭亭集序 / 蘭亭序
下一篇詩文: 歸園田居·其一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
  我家境貧困,靠種田不能夠自給。孩子很多,米甕里沒有存糧,維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東西,找不到取得的辦法。親友大都勸我去做官,我心里也有這個念頭,可是求取官職缺少門路。恰巧遇到四方勤王的大事,諸侯大臣都以廣施惠愛作為美德,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(替我設(shè)法),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。那時社會動蕩不安,心里也懼怕到遠地當(dāng)官。彭澤縣離家只有百余里路程,公田收獲的糧食,足夠造酒飲用,故而就向叔父謀求這個官職。等到過了一些日子,很懷念家鄉(xiāng),便有歸去的心愿。那是為什么?我本性任其自然,這是勉強不得的;饑寒雖然來得急迫,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,使我身心都感痛苦。過去為官做事,都是為了吃飯而役使自己。于是惆悵感慨,為平生的抱負未能實現(xiàn)而深感慚愧。只再等上一年,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。不久,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,去吊喪的心情像駿馬奔馳一樣急迫,自己請求免去官職。自立秋第二個月到冬天,在職共八十多天。因辭官而順?biāo)炝诵脑?,寫了一篇文章,題目叫《歸去來兮》。這時候正是乙巳年(晉安帝義熙元年)十一月。

  回家去吧!田園快要荒蕪了,為什么不回去呢?既然自己使心為身所驅(qū)役,又何必悵惘而獨自悲戚呢?我已明悟過去的錯誤已經(jīng)不可挽回,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。我確實走入了迷途,但還不算太遠,已覺悟如今的做法是對的,而曾經(jīng)的行為是錯的。船在水面上輕輕地飄蕩著前進,微風(fēng)吹拂著衣裳,衣袂翩翩。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程,遺憾的是天剛剛放亮。

  剛剛看到自己簡陋的家門,心中欣喜,奔跑過去。家中童仆歡喜地前來迎接,孩子們守候在門前。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,松菊還長在那里。帶著孩子們進了屋,美酒已經(jīng)盛滿了酒樽。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,看看院子里的樹木,覺得很愉快;倚著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,深知這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。天天到園里行走,自成一種樂趣,小園的門經(jīng)常地關(guān)閉著;拄著拐杖出去走走,隨時隨地休息,時時抬頭望著遠方(的天空)。云氣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,倦飛的鳥兒也知道飛回巢中;日光暗淡,太陽快要落下去了,我手撫著孤松徘徊著不忍離去。

  回家去吧!請讓我同外界斷絕交游。世事與我所想的相違背,還要駕車出去追求什么?以親人間的知心話為愉悅,以彈琴讀書為樂來消除憂愁;農(nóng)夫告訴我春天到了,西邊田野里要開始耕種了。有時駕著有布篷的小車,有時劃著一條小船,有時經(jīng)過幽深曲折的山谷,有時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。草木茂盛,細水緩流,(我)羨慕自然界的萬物一到春天便及時生長茂盛,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結(jié)束。

  算了吧!活在世上還能有多久?為什么不隨心所欲,聽?wèi){自然的生死?為什么心神不定,想要到哪里去?富貴不是我所求,修成神仙是沒有希望的。愛惜那良辰美景我獨自去欣賞,有時放下手杖,拿起農(nóng)具除草培土;登上東邊的山坡我放聲呼嘯,傍著清清的溪流把詩歌吟唱。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,走到生命的盡頭。樂天安命,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?

注釋
耕植不足以自給:耕:耕田。植:植桑。以:來。給:供給。自給:供給自己生活。
幼稚盈室,瓶無儲粟:幼稚:指孩童。盈:滿。瓶: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、如甏(bèng),甕之類。
生生所資,未見其術(shù):生生:猶言維持生計。前一“生”字為動詞,后一“生”字為名詞。資:憑借。術(shù):這里指經(jīng)營生計的本領(lǐng)。
長吏:較高職位的縣吏。指地位較高的官吏。
脫然:不經(jīng)意的樣子。有懷:心有所動(指有了做官的念頭)。
靡途:沒有門路。
會有四方之事:剛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。會:適逢。四方:意為到各處去
諸侯:指州郡長官。
家叔:指陶夔(kuí),當(dāng)時任太常卿。以:因為。
見…于:被動句式。
風(fēng)波:指軍閥混戰(zhàn)。靜:平。
憚:害怕。役:服役。
彭澤:縣名。在今江西省湖口縣東。
眷然:思戀的樣子。歸歟(yú)之情:回去的心情。
何:什么。則:道理。
質(zhì)性:本性。矯厲:造作勉強。
切:迫切。違己:違反自己本心。 交?。褐杆枷肷显馐芡纯?。
嘗:曾經(jīng)。從人事:從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。指做官。
口腹自役:為了滿足口腹的需要而驅(qū)使自己。
悵然:失意。
猶:躊躇、猶疑。望:觀望。一稔(rěn):公田收獲一次。稔,谷物成熟。
斂裳:收拾行裝。宵:星夜。逝:離去。
尋:不久。程氏妹:嫁給程家的妹妹。武昌:今湖北省鄂城縣。
情:吊喪的心情。在:像。駿奔:急著前去奔喪。
仲秋:農(nóng)歷八月。
事:辭官。順:順?biāo)?。心:心愿?br />乙巳歲:晉安帝義熙元年。
歸去來兮:意思是“回去吧”。來,助詞,無義。兮,語氣詞。
田園將蕪胡不歸:田園將要荒蕪了,為什么不回去?蕪,田地荒廢。胡,同“何”,為什么。
既自以心為形役:讓心神為形體所役使。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,但為了免于饑寒,違背本意做了官。心,意愿。形,形體,指身體。役,奴役。既,表示動作、行為已經(jīng)完成,此處可做“曾經(jīng)”解。
奚惆悵而獨悲:為什么悲愁失意。奚,何,為什么。惆悵,失意的樣子。
悟已往之不諫:認識到過去的錯誤(指出仕)已經(jīng)不可挽回。諫,挽回。
知來者之可追:知道未來的事(指歸隱)還來得及補救。追,補救。
實迷途其未遠: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太遠。迷途,指出來做官。
是:正確。非:錯誤。
舟遙遙以輕飏(yáng):船在水面上輕輕地飄蕩著前進。遙遙,飄搖放流的樣子。以,表修飾。飏,飛揚,形容船行駛輕快。
問征夫以前路:向行人問前面的路程。征夫,行人。
恨晨光之熹微:遺憾的是天剛剛放亮。恨:遺憾。熹微,天色微明。
乃瞻衡宇,:剛剛看見了自家的房子。乃,于是、然后。瞻,遠望。衡宇,橫木為門的房屋,指簡陋的房屋。衡,通“橫”。宇,屋檐,這里指居處。
載(zài)欣載奔:一邊高興,一邊奔跑。
稚子:幼兒。
三徑就荒,松菊猶存: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,松菊還長在那里。三徑,院中小路。漢朝蔣詡(xǔ) 隱居之后,在院里竹下開辟三徑,只于少數(shù)友人來往。后來,三徑變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。就,接近。
盈樽:滿杯。
引:拿來。 觴(shāng)。眄(miàn ; 舊讀miǎn)庭柯以怡顏:看看院子里的樹木,覺得很愉快。眄,斜看。這里是“隨便看看”的意思???,樹枝。以:為了。怡顏,使面容現(xiàn)出愉快神色。
寄傲: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。傲,指傲世。
審容膝之易安:覺得住在簡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。審,明白。容膝,只能容下雙膝的小屋,極言其狹小。
園日涉以成趣:天天到園里行走,自成一種樂趣。涉,涉足,走到。
策扶老以流憩(qì):拄著拐杖出去走走,隨時隨地休息。策,拄著。扶老,手杖。憩,休息。流憩,游息,就是沒有固定的地方,到處走走歇歇。
時矯首而遐觀:時時抬起頭向遠處望望。矯,舉。遐,遠。
云無心以出岫(xiù):云氣自然而然地從山里冒出。無心,無意地。岫,有洞穴的山,這里泛指山峰。
景翳(yì)翳以將入:陽光黯淡,太陽快落下去了。景,日光。翳翳,陰暗的樣子。
撫孤松而盤桓:手扶孤松徘徊。盤桓:盤旋,徘徊,留戀不去。
請息交以絕游:息交,停止與人交往斷絕交游。意思是不再同官場有任何瓜葛。
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:世事與我所想的相違背,還能努力探求什么呢?駕,駕車,這里指駕車出游去追求想要的東西。言,助詞。
情話:知心話。
春及:春天到了。
將有事于西疇:西邊田野里要開始耕種了。有事,指耕種之事。事,這里指農(nóng)事。疇,田地。
或命巾車:有時叫上一輛有帷的小車。巾車,有車帷的小車?;?,有時。
或棹(zhào)孤舟:有時劃一艘小船。棹,本義船槳。這里名詞做動詞,意為劃槳。
既窈窕以尋壑:經(jīng)過幽深曲折的山谷。窈窕,幽深曲折的樣子。壑,山溝。
亦崎嶇而經(jīng)丘: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。
木欣欣以向榮:草木茂盛。欣欣,向榮,都是草木滋長茂盛的意思。
涓涓:水流細微的樣子。
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:羨慕自然界萬物一到春天便及時生長茂盛,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結(jié)束。善,歡喜,羨慕。行休,行將結(jié)束。
已矣乎:算了吧!助詞“矣”與“乎”連用,加強感嘆語氣。
寓形宇內(nèi)復(fù)幾時,曷(hé)不委心任去留:活在世上能有多久,何不順從自己的心愿,管它什么生與死呢?寓形,寄生。宇內(nèi),天地之間。曷,何。委心,隨心所欲。去留,指生死。
胡為乎遑遑欲何之:為什么心神不定,想到哪里去呢?遑遑,不安的樣子。之,往。
帝鄉(xiāng)不可期:仙境到不了。帝鄉(xiāng),仙鄉(xiāng),神仙居住的地方。期,希望,企及。
懷良辰以孤往:愛惜美好的時光,獨自外出。懷,留戀、愛惜。良辰,指上文所說萬物得時的春天。孤往,獨自外出。
或植杖而耘耔:有時扶著拐杖除草培苗。植,立,扶著。耘,除草。耔,培土。
登東皋(gāo)以舒嘯:登上東面的高地放聲長嘯,皋,高地。嘯,撮口發(fā)出的長而清越的一種聲音。舒,放。
聊乘化以歸盡:姑且順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。聊:姑且。乘化,隨順大自然的運轉(zhuǎn)變化。歸盡:到死。盡,指死亡。
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:樂安天命,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? 復(fù):還有。疑:疑慮。

參考資料:

1、陳振鵬 章培恒 .古文鑒賞辭典(上) .上海 :上海辭書出版社 ,1997 :601-604 .

2、張金英 等 .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改革試驗新教材·語文 .杭州 :浙江教育出版社 ,2013 :125-126 .
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  東晉安帝義熙元年(405),陶淵明棄官歸田,作《歸去來兮辭》。據(jù)《宋書·陶潛傳》和蕭統(tǒng)《陶淵明傳》云,陶淵明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(xiàn)實的不滿。當(dāng)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,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。他氣憤地說:“我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(xiāng)里小兒!”即日掛冠去職,并賦《歸去來兮辭》。

參考資料:

1、郭維森 包景誠.陶淵明集全譯.貴陽:貴州人民出版社,1992:283-289

2、巨才 等.辭賦一百篇.太原:山西人民出版社,1994:95-96

展開?
賞析 補充糾錯
  這篇文章作于作者辭官之初,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(nèi)心感受,表現(xiàn)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,表達了他潔身自好、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。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,創(chuàng)造出一種寧靜恬適、樂天自然的意境,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。語言樸素,辭意暢達,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,感情真摯,意境深遠,有很強的感染力。結(jié)構(gòu)安排嚴謹周密,散體序文重在敘述,韻文辭賦則全力抒情,二者各司其職,成“雙美”之勢。

  辭前有序,是一篇優(yōu)秀的小品文。從“余家貧”到“故便求之”這上半幅,略述自己因家貧而出仕的曲折經(jīng)歷。其中“親故多勸余為長吏,脫然有懷”,及“彭澤去家百里,公田之利,足以為酒,故便求之”,寫出過去出仕時一度真實有過的欣然向往,足見詩人天性之坦誠。從“及少日”到“乙巳歲十一月也”這后半幅,寫出自己決意棄官歸田的原因?!百|(zhì)性自然,非矯厲所得”,是棄官的根本原因。幾經(jīng)出仕,詩人深知為“口腹自役”而出仕,即是喪失自我,“深愧平生之志”。因此,“饑凍雖切”,也決不愿再“違己交病”。語言雖然和婉,意志卻是堅如金石,義無反顧。至于因妹喪而“自免去職”,只是一表面原因。序是對前半生道路的省思。辭則是淵明在脫離官場之際,對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。

  “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!”起二句無異對自己的當(dāng)頭棒喝,正表現(xiàn)人生之大徹大悟。在詩人的深層意識中,田園,是人類生命的根,自由生活的象征。田園將蕪,意味著根的失落,自由的失落。歸去來兮,是田園的召喚。也是詩人本性的召喚?!凹茸砸孕臑樾我?,奚惆悵而獨悲?!笔钦f自己使心為身所驅(qū)役,既然自作自受,那又何必悵惘而獨自悲戚呢。過去的讓它過去就是了。詩人的人生態(tài)度是堅實的?!拔蛞淹恢G,知來者之可追。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過去不可挽回,未來則可把握,出仕已錯,歸隱未晚。這一“悟”、一“知”、一“覺”,顯示著詩人把握了自己,獲得了新生。“舟遙遙以輕飏,風(fēng)飄飄而吹衣。問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”此四句寫詩人想像取道水陸,日夜兼程歸去時的滿心喜悅。舟之輕飏,風(fēng)之吹衣,見得棄官之如釋重負。晨光熹微,恨不見路,則見出還家之歸心似箭。這是出了樊籠向自由的奔赴呵。連陸行問道于行人,那小事也真實可喜。

  “乃瞻衡宇,載欣載奔。僮仆歡迎,稚子候門?!币煌娂议T,高興得奔跑,四十一歲的詩人,仍是這樣的天真。僮仆歡喜地相迎,那是因為詩人視之為“人子”而“善遇之”(蕭統(tǒng)《陶淵明傳》)。孩兒們迎候于門,那是因為爹爹從此與他們在一起。從這番隆重歡迎的安排中,已隱然可見詩人妻子之形象?!捌淦薜允弦嗄馨睬诳啵c其同志”(出處同上)。在歡呼雀躍的孩子們的背后,是她怡靜喜悅的微笑?!叭龔骄突模删摘q存。攜幼入室,有酒盈樽。”望見隱居時常踏的小徑已然荒涼,詩人心頭乍然涌上了對誤入仕途的悔意;只是那傲然于荒徑中的松菊,又使詩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猶存。攜幼入室,見得妻子理家撫幼,能干賢淑。那有酒盈樽,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溫情。多么溫馨的家庭,這是歸隱的保證?!耙龎赜x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顏。倚南窗以寄傲,審容膝之易安。”飲酒開懷,陋室易安,寫出詩人之知足長樂。斜視庭柯,傲倚南窗,則寫詩人之孤介傲岸。

  “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(shè)而常關(guān)。策扶老以流憩,時矯首而遐觀?!痹娙说男撵`與生活,已與世俗隔絕,而向自然開放。日日園中散步,其樂無窮。拄杖或游或息,時時昂首遠望,也只有高天闊地的大自然,才容得下詩人的傲岸呵?!霸茻o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景翳翳以將入,撫孤松而盤桓?!贝怂木渲鑼?,顯然寄托深遠。宋葉夢得《避暑錄話》評上二句:“此陶淵明出處大節(jié)。非胸中實有此境,不能為此言也。”云“無心”而“出”,鳥“倦飛”“知還”,確乎喻說了詩人由出仕而歸隱的心路歷程。清陶澍集注《靖節(jié)先生集》評下二句:“閔晉祚之將終,深知時不可為,思以巖棲谷隱,置身理亂之外,庶得全其后凋之節(jié)也。”日光暗淡,日將西沉,是否哀憫晉祚,姑且不論,流連孤松則顯然象征詩人的耿介之志。本辭中言“松菊”,言“庭柯”,言“孤松”,一篇之中,三致意矣?!皻w去來兮,請息交以絕游。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。”詩人與世俗既格格不入,還出游往求什么呢?!皭傆H戚之情話,樂琴書以消憂。農(nóng)人告余以春及,將有事于西疇?!庇H人之情話,農(nóng)人談莊稼,是多么悅耳,多么真實。什么“應(yīng)束帶見”官的討厭話,再也聽不見啦。除了琴書可樂,大自然本來也是一部讀不盡的奇書,何況正逢上充滿希望的春天?!盎蛎碥?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尋壑,亦崎嶇而經(jīng)丘?!?br />
  駕車乘舟,深入山水,山道深幽,山路崎嶇,皆使人興致盎然?!澳拘佬酪韵驑s,泉涓涓而始流。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?!贝笞匀怀錆M了生機、韻律,令人歡欣鼓舞,亦令人低徊感慨。萬物暢育,正當(dāng)青春,而自己呢,已近老年?!耙岩雍?,寓形宇內(nèi)復(fù)幾時。曷不委心任去留,胡為乎遑遑兮欲何之?!笔〔焐邢蓿X自由之可貴。生年無多,何不順從心愿而行,又何須汲汲外求?“富貴非吾愿,帝鄉(xiāng)不可期?!钡坂l(xiāng)即仙鄉(xiāng),指道教所說神仙世界,其實亦可兼指佛教所說西方凈土。富貴功名非我心愿,彼岸世界也不可信。由此即可透視淵明的人生哲學(xué)。他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會,亦摒棄了宗教彼岸世界。在士風(fēng)熱衷官職、同時佛老盛行的東晉時代,其境界不可謂不高明。他的人生態(tài)度是認真的、現(xiàn)世的。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,求得人生之意義,實現(xiàn)人生之價值?!皯蚜汲揭怨峦?,或植杖而耘耔。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?!贝怂木涫窃娙死硐肴松募忻鑼?。天好則出游,農(nóng)忙則耕種,登高則長嘯,臨水則賦詩。勞動、自然、人文,構(gòu)成詩人充實的全幅生命。“聊乘化以歸盡,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?!苯Y(jié)二句是詩人人生哲學(xué)的高度概括?!吨芤住は缔o》云:“樂天知命故不憂。”化、天命,皆指自然之道。讓自己的生命始終順應(yīng)自然之道,即實現(xiàn)了人生的意義,此足可快樂,此即為快樂,還有何疑慮呢!這是超越的境界,同時又是足踏實地的。

  《歸去來兮辭》是辭體抒情詩。辭體源頭是《楚辭》,尤其是《離騷》?!冻o》的境界,是熱心用世的悲劇境界?!稓w去來兮辭》的境界,則是隱退避世的超越境界。中國傳統(tǒng)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,以積極用世為人生理想。在政治極端黑暗的歷史時代,士人理想無從實現(xiàn),甚至生命亦無保障,這時,棄仕歸隱就有了其真實意義。其意義是拒絕與黑暗勢力合作,提起獨立自由之精神。陶淵明,是以詩歌將這種歸隱意識作了真實、深刻、全面表達的第一人?!稓w去來兮辭》在辭史和文學(xué)史上的重要意義,即在于此。

  在兩宋時代,《歸去來兮辭》被人們所再發(fā)現(xiàn)、再認識。歐陽修說:“晉無文章,唯陶淵明《歸去來辭》而已?!彼吴哉f:“陶公《歸來》是南北文章之絕唱?!痹u量了此辭在文學(xué)史上的重要地位。李格非說:“《歸去來辭》,沛然如肺腑中流出,殊不見有斧鑿痕?!敝祆湔f:“其詞意夷曠蕭散,雖托楚聲,而無尤怨切蹙之病?!?上引文見陶澍集注本)則指出了此辭真實、自然、沖和的風(fēng)格特色。宋人這些評論,是符合實際的。(鄧小軍)

  讀《歸去來兮辭》,并不能給人一種輕松感,因為在詩人看似逍遙的背后是一種憂愁和無奈。陶淵明本質(zhì)上不是一個只喜歡游山玩水而不關(guān)心時事的純隱士,雖然他說“性本愛丘山”,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會的。魯迅先生在談到陶淵明時說:“就是詩,除論客所佩服的‘悠然見南山’之外,也還有‘精衛(wèi)銜微木,將以填滄海,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’之類的‘金剛怒目’式,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?!保ā额}未定草》)透過“請息交以絕游”、“世與我而相違”這些憤激之語,我們感到了沉重。

  《歸去來兮辭》的寫景是實寫還是虛寫?錢鐘書先生說:“《序》稱《辭》作于十一月,尚在仲冬;倘為追述、直錄,豈有‘木欣欣以向榮’,‘善萬物之得時’等物色?亦豈有‘農(nóng)人告余以春及,將有事于西疇’、‘或植杖而耘耔’等人事?其為未歸前之想象,不言而可喻矣?!保▍⒁婂X鐘書《管錐編》1225~1226,中華書局,1979)如此說來,本文第一大寫作特色就是想象。作者寫的不是眼前之景,而是想象之景,心中之景。那么,寫心中之景與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嗎?眼前之景,為目之所見,先有其景后有其文,文景相符,重在寫真;心中之景,為創(chuàng)造之景,隨心之所好,隨情之所至,心到景到,未必有其景,有其景則未必符其實,抒情表意而已。

  本文語言十分精美。詩句以六字句為主,間以三字句、四字句、七字句和八字句,朗朗上口,韻律悠揚。句中襯以“之”、“以”、“而”等字,舒緩雅致。有時用疊音詞,音樂感很強。如“舟遙遙以輕飏,風(fēng)飄飄而吹衣”、“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”。多用對偶句,或正對,或反對,都恰到好處。描寫和抒情、議論相結(jié)合,時而寫景,時而抒情,時而議論,有景,有情,有理,有趣。

  語文人生 ·最后說明一點,就是陶淵明雖然歸隱田園,且不論他這種做法是積極還是消極,但他畢竟不同于勞動人民。他寫《歸園田居》也罷,寫《歸去來兮辭》也罷,實際上是那個時代的一種現(xiàn)象,歸隱田園的也并非他一人。然而他的歸隱造就了一個文學(xué)家,形成了一種文學(xué)風(fēng)格,在中國文學(xué)史上熠熠生輝,光照千秋。歐陽修說:“晉無文章,惟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一篇而已?!贝嗽掚m過,但可以見出它在文學(xué)史中的地位。

參考資料:

1、陳慶元等編選.陶淵明集.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4:268-274

2、陳振鵬 章培恒.古文鑒賞辭典(上)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7:601-604

3、張金英 等.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改革試驗新教材·語文.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2013:125-126

展開?
文言知識 補充糾錯
一、通假字
乃瞻衡宇(衡,通“橫”)
景翳翳以將入(景,通“影”,日光)(實為古今字)
曷不委心任去留 (曷,通“何”)

二、詞類活用
1、名詞作動詞:
樂琴書以消憂(琴,書:名詞用作動詞,彈琴,讀書)
或棹孤舟(棹:槳,這里用作動詞,用槳劃)
策扶老以流憩(策:名詞作動詞,拄著)

2、名詞作狀語:
園日涉以成趣(日:名詞作狀語,每天)
時矯首而遐觀(時:名詞作狀語,常常)
情在駿奔(駿:名詞作狀語,像駿馬)
當(dāng)斂裳宵逝(宵:夜晚,這里用作狀語,在晚上)

3、形容詞作名詞:
倚南窗以寄傲(傲:形容詞用作名詞,傲然自得的情懷)
攜幼入室(幼:形容詞用作名詞,兒童、小孩)
幼稚盈室(幼稚:形容詞用作名詞,兒童、小孩)

4、動詞作名詞:
瓶無儲粟,生生所資(生生:前“生”,維持;后“生”,動詞用作名詞,生活)
審容膝之易安(容膝:動詞用作名詞,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)

5、使動用法:
眄庭柯以怡顏(怡:使動用法,愉快,使愉快)
審容膝之易安(安:使動用法,使……安適)

6、意動用法:
樂琴書以消憂(樂:意動用法,以……為樂)
悅親戚之情話(悅:意動用法,以……為愉快)

7、形容詞作動詞:
善萬物之得時(善,羨慕)

三、一詞多義
心:
因事順心(心愿)
既自以心為形役(內(nèi)心)

夫:
問征夫以前路(名詞)
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(助詞)

故:
故便求之(所以)
親故多勸余為長吏(故交,朋友)

之:
胡為乎遑遑欲何之(到,動詞)
求之靡途(代“為長吏”,代詞)
四方之事(助詞“的”)
悟已往之不諫 (放在句子主語與謂語之間,取消句子獨立性)
奚:
奚惆悵而獨悲(為什么)
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(什么)

而:
門雖設(shè)而常關(guān)(表轉(zhuǎn)折)
覺今是而昨非(表并列)
時矯首而遐觀(表修飾)
鳥倦飛而知還(表承接)

尋:
尋程氏妹喪于武昌(不久)
既窈窕以尋壑(探尋)

往:
懷良辰以孤往(去往)
悟已往之不諫(過往)

會:
會有四方之事(恰、逢)
相如聞,不肯與會(相見)
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(聚集)
吾已失恩義,會不相從許(一定)

行:
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(將要)
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桑ㄐ凶撸?br />趙王畏秦,欲毋行(前往)
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(執(zhí)行)
其辱人賤行,視五人之死,輕重固何如哉(行為)
琵琶行(文體之一)

策:
策扶老以流憩(拄著)
振長策而御宇內(nèi)(鞭子)
執(zhí)策映長明燈讀之(書)
惠文、武、昭襄蒙故業(yè),因遺策(策略)

時:
時矯首而遐觀(時常)
善萬物之得時(大好時光)
寓形宇內(nèi)復(fù)幾時(時候,時間)

非:
覺今是而昨非(錯誤的)
富貴非吾愿(不是)

四、古今異義
(1)于時(風(fēng)波)未靜
古義:指戰(zhàn)亂。今義:風(fēng)浪,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。

(2)嘗從(人事)
古義:指做官。今義:常用義,人的離合,境遇,存亡等情況,或關(guān)于工作人員的錄用,培養(yǎng),調(diào) 配,獎罰等工作。

(3)(尋)程氏妹喪于武昌
古義:不久。今義:常用義為“尋找”“追尋”等。

(4)悅(親戚)之情話
古義:內(nèi)外親戚,包括父母和兄弟。今義:常用于與自己有血緣關(guān)系的人。

(5)悅親戚之(情話)
古義:知心話。今義: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

(6)于是悵然(慷慨)
古義:感慨。今義:指大方的行為。

(7)(恨)晨光之熹微
古義:遺憾。今義:指一種情感,多為“仇恨”之意。

(8)將(有事)于西疇
古義:指耕種之事。今義:指發(fā)生某事。/泛指。

(9)(幼稚)盈室

古義:小孩。今義:指不成熟的做法。

(10)知來者之可(追)
古義:挽救,補救。今義:追趕,追求。

(11)策(扶老)以流憩
古義:拐杖;今義:扶著老人。

(13)既(窈窕)以尋壑
古義:幽深曲折的樣子;今義:女子文靜而美好。

(14)(景)翳翳以將入
古義:陽光。今義:景色

5、虛詞的用法
(1)、以
A、既自以心為形役 (介詞。使、讓。) B、舟遙遙以輕飏(表修飾?!岸保?br />C、農(nóng)人告余以春及(介詞。把) D、樂琴書以消憂(連詞。來,表目的。)
E、聊乘化以歸盡(連詞,表順承。然后) F、園日涉以成趣(連詞,表結(jié)果。)
G、木欣欣以向榮(連詞,表修飾?!岸保?H、問征夫以前路(拿)
(2)而
A、覺今是而昨非(表并列) B、門雖設(shè)而常關(guān)(連詞,表轉(zhuǎn)折。)
C、時矯首而遐觀(表修飾) D、鳥倦飛而知還(表承接)
(3)之
A、悟以往之不諫(主謂之間,取消句子獨立性。) B、胡為乎遑遑欲何之(到往)
C、悅親戚之情話(取獨) D、善萬物之得時(取消句子獨立性)

五、判斷句
(1)皆口腹自役(“皆”表判斷)
(2)富貴非吾愿

六、賓語前置
(1)復(fù)駕言兮焉求(“焉求”即“求焉”,追求什么)
(2)胡為乎遑遑欲何之(“何之”即“之何”,到哪里去)
(3)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(“疑奚”)

七、省略句
(1)情在駿奔(省略主語“余”)
(2)寓形宇內(nèi)復(fù)幾時(省略介詞,寓形“于”宇內(nèi)復(fù)幾時)
(3)稚子候門(省略“于”,正常語序應(yīng)為:稚子于門候)
(4)耕植不足以自給(省略介詞賓語,耕植不足以“之”自給)
(5)足以為酒(省略介詞賓語,足以“之”為酒)
(6)景翳翳將入(省略賓語,景翳翳將入山)
(7)云無心以出岫(省略介詞,云無心以出于岫)

八、被動句
(1)遂見用于小邑(見,被)
(2)既自以心為形役(為,被)

九、介賓后置句
(1)農(nóng)人告余以春及(即“以春及告余”)介詞結(jié)構(gòu)后置
(2)將有事于西疇(即“于西疇有事)介詞結(jié)構(gòu)后置
(3)尋程氏妹喪于武昌(即“于武昌喪”)介賓結(jié)構(gòu)后置
(4)問征夫以前路(即“以前路問征夫”)介賓結(jié)構(gòu)后置 
展開?
簡析 補充糾錯
  《歸去來兮辭》是一篇抒情小賦,這篇文章是作者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。全文敘述了作者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(nèi)心感受,表現(xiàn)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,表達了他潔身自好、不隨世俗的精神情操。文章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,創(chuàng)造出一種寧靜恬適、樂天自然的意境,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。其語言樸素,辭意暢達,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,感情真摯,意境深遠,有很強的感染力。
展開?
詩文作者
陶淵明
陶淵明

陶淵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潛,私謚“靖節(jié)”,世稱靖節(jié)先生,潯陽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、辭賦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參軍、鎮(zhèn)軍參軍、彭澤縣令等職,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,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,從此歸隱田園。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,被稱為“古今隱逸詩人之宗”,有《陶淵明集》。

236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