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寒應(yīng)候[2],
望日邊,
六葉階蓂[3]初秀。
愛景[4]欲掛扶桑,
漏殘銀箭[5],
杓回?fù)u斗[6]。
慶高閎[7]此際,
掌上一顆明珠剖。
有令容淑質(zhì),
歸逢佳偶。
到如今,
晝錦滿堂貴胄。
榮耀,
文步紫禁,
一一金章綠綬。
更值棠棣[8]連陰,
虎符熊軾,
夾河分守。
況青云咫尺,
朝暮入承明后。
看彩衣爭獻,
蘭羞[9]玉酎[10]。
祝千齡,
借指松椿比壽。
微寒應(yīng)候[2],
望日邊,
六葉階蓂[3]初秀。
愛景[4]欲掛扶桑,
漏殘銀箭[5],
杓回?fù)u斗[6]。
慶高閎[7]此際,
掌上一顆明珠剖。
有令容淑質(zhì),
歸逢佳偶。
到如今,
晝錦滿堂貴胄。
榮耀,
文步紫禁,
一一金章綠綬。
更值棠棣[8]連陰,
虎符熊軾,
夾河分守。
況青云咫尺,
朝暮入承明后。
看彩衣爭獻,
蘭羞[9]玉酎[10]。
祝千齡,
借指松椿比壽。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—約1155年),號易安居士,漢族,齊州濟南(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(qū))人。宋代女詞人,婉約詞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稱。
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,早期生活優(yōu)裕,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,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(huán)境中打下文學(xué)基礎(chǔ)。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據(jù)中原時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所作詞,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后期多悲嘆身世,情調(diào)感傷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徑,語言清麗。論詞強調(diào)協(xié)律,崇尚典雅,提出詞“別是一家”之說,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。能詩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時詠史,情辭慷慨,與其詞風(fēng)不同。
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詞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詞》輯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