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公最小偏憐女,自嫁黔婁百事乖。
顧我無衣搜藎篋,泥他沽酒拔金釵。
野蔬充膳甘長藿,落葉添薪仰古槐。
今日俸錢過十萬,與君營奠復(fù)營齋。
昔日戲言身后事,今朝都到眼前來。
衣裳已施行看盡,針線猶存未忍開。
尚想舊情憐婢仆,也曾因夢送錢財(cái)。
誠知此恨人人有,貧賤夫妻百事哀。
閑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都是幾多時(shí)。
鄧攸無子尋知命,潘岳悼亡猶費(fèi)辭。
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緣會更難期。
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(bào)答平生未展眉。
元稹(779年—831年),字微之,別字威明,河南府東都洛陽(今河南洛陽)人,唐朝著名詩人、文學(xué)家,父元寬,母鄭氏,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。
元稹聰明機(jī)智過人,少時(shí)即有才名,與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結(jié)為終生詩友,二人共同倡導(dǎo)新樂府運(yùn)動,世稱“元白”,詩作號為“元和體”。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雖然一度官至宰相,卻在覬覦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劃下被貶往外地。晚年官至武昌節(jié)度使等職。死后追贈尚書右仆射。
元稹的創(chuàng)作,以詩成就最大。其詩辭言淺意哀,極為扣人心扉,動人肺腑。其樂府詩創(chuàng)作,多受張籍、王建的影響,而其“新題樂府”則直接緣于李紳。代表作有傳奇《鶯鶯傳》《菊花》《離思五首》《遣悲懷三首》等?,F(xiàn)存詩八百三十余首,收錄詩賦、詔冊、銘諫、論議等共100卷,留世有《元氏長慶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