函谷雙崤右,伊川二陜東。仙舟窅將隔,芳斝暫云同。
朋席馀歡盡,文房舊侶空。他鄉(xiāng)千里月,岐路九秋風(fēng)。
背櫪嘶班馬,分洲叫斷鴻。別后青山外,相望白云中。
函谷雙崤右,伊川二陜東。仙舟窅將隔,芳斝暫云同。
朋席馀歡盡,文房舊侶空。他鄉(xiāng)千里月,岐路九秋風(fēng)。
背櫪嘶班馬,分洲叫斷鴻。別后青山外,相望白云中。
李嶠(645年-714年),字巨山,趙州贊皇(今河北贊皇)人,唐朝宰相。
李嶠出身于趙郡李氏東祖房,早年以進士及第,歷任安定尉、長安尉、監(jiān)察御史、給事中、潤州司馬、鳳閣舍人、麟臺少監(jiān)等職。他在武后、中宗年間,三次被拜為宰相,官至中書令,階至特進,爵至趙國公。睿宗時貶任懷州刺史,以年老致仕,玄宗時再貶滁州別駕。開元二年(714年)病逝于廬州別駕任上,終年七十歲。
李嶠生前以文辭著稱,與蘇味道并稱“蘇李”,又與蘇味道、杜審言、崔融合稱“文章四友”,晚年更被尊為“文章宿老”。但他歷仕五朝,先是依附張易之兄弟及武三思,繼而又追隨韋氏一黨,其人品多受詬病。史家評價,貶抑居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