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友遇知己,策名逢圣朝。高才擅白雪,逸翰懷青霄。
承詔選嘉賓,慨然即馳軺。清晝下公館,尺書忽相邀。
留歡惜別離,畢景駐行鑣。言及沙漠事,益令胡馬驕。
丈夫拔東蕃,聲冠霍嫖姚。兜鍪沖矢石,鐵甲生風(fēng)飆。
諸將出冷陘,連營濟石橋。酋豪盡俘馘,子弟輸征徭。
邊庭絕刁斗,戰(zhàn)地成漁樵。榆關(guān)夜不扃,塞口長蕭蕭。
降胡滿薊門,一一能射雕。軍中多宴樂,馬上何輕趫。
戎狄本無厭,羈縻非一朝。饑附誠足用,飽飛安可招。
李牧制儋藍,遺風(fēng)豈寂寥。君還謝幕府,慎勿輕芻蕘。
高適(704—765年),字達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滄州)人,后遷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陽)。安東都護高侃之孫,唐代大臣、詩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騎常侍,封渤海縣候,世稱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贈禮部尚書,謚號忠。
作為著名邊塞詩人,高適與岑參并稱“高岑”,與岑參、王昌齡、王之渙合稱“邊塞四詩人”。其詩筆力雄健,氣勢奔放,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(fā)進取、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