迢遞辭京華,辛勤異鄉(xiāng)縣。登高俯滄海,回首淚如霰。
同人久離別,失路還相見。薛侯懷直道,德業(yè)應時選。
蔡子負清才,當年擢賓薦。韓公有奇節(jié),詞賦凌群彥。
讀書嵩岑間,作吏滄海甸。伊余寡棲托,感激多慍見。
縱誕非爾情,飄淪任疵賤。忽枉瓊瑤作,乃深平生眷。
始謂吾道存,終嗟客游倦。歸心無晝夜,別事除言宴。
復值涼風時,蒼茫夏云變。
迢遞辭京華,辛勤異鄉(xiāng)縣。登高俯滄海,回首淚如霰。
同人久離別,失路還相見。薛侯懷直道,德業(yè)應時選。
蔡子負清才,當年擢賓薦。韓公有奇節(jié),詞賦凌群彥。
讀書嵩岑間,作吏滄海甸。伊余寡棲托,感激多慍見。
縱誕非爾情,飄淪任疵賤。忽枉瓊瑤作,乃深平生眷。
始謂吾道存,終嗟客游倦。歸心無晝夜,別事除言宴。
復值涼風時,蒼茫夏云變。
高適(704—765年),字達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滄州)人,后遷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陽)。安東都護高侃之孫,唐代大臣、詩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騎常侍,封渤海縣候,世稱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贈禮部尚書,謚號忠。
作為著名邊塞詩人,高適與岑參并稱“高岑”,與岑參、王昌齡、王之渙合稱“邊塞四詩人”。其詩筆力雄健,氣勢奔放,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(fā)進取、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