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|99RE久久精品国产|国产精品丝袜拍在线观看|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'|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|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电影|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|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

English | 簡體中文 | 繁體中文
查詢

綠衣

悼亡詩

綠兮衣兮,綠衣黃里。

心之憂矣,曷維其已!

綠兮衣兮,綠衣黃裳。

心之憂矣,曷維其亡!

綠兮絲兮,女所治兮。

我思古人,俾無訧[1]兮!

絺[2]兮绤[3]兮,凄其以風。

我思古人,實獲我心!
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十月之交
下一篇詩文: 谷風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綠衣裳啊綠衣裳,綠色面子黃里子。心憂傷啊心憂傷,什么時候才能止!
綠衣裳啊綠衣裳,綠色上衣黃下裳。心憂傷啊心憂傷,什么時候才能忘!
綠絲線啊綠絲線,是你親手來縫制。我思亡故的賢妻,使我平時少過失。
細葛布啊粗葛布,穿上冷風鉆衣襟。我思亡故的賢妻,實在體貼我的心。

注釋
里:衣服的襯里。
曷(hé):何,怎么。維:語氣助詞,沒有實義。已:止息,停止。
裳(cháng):下衣,形狀像現(xiàn)在的裙子。
亡:用作“忘”,忘記。
女(rǔ):同“汝”,你。治:紡織。
古人:故人,古通“故”,這里指作者亡故的妻子。
俾(bǐ):使。訧(yóu):古同“尤”,過失,罪過。
絺(chī):細葛布。绤(xì):粗葛布。
凄:涼而有寒意。凄其:同“凄凄”。以:因。一說通“似”,像。
獲:得。

參考資料:

1、程俊英.詩經(jīng)譯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2:27

2、辛然.我生之初尚無為: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,2011:85-86

3、姜亮夫.先秦詩鑒賞辭典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8:53-54
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這首詩古人認為是莊姜夫人因失位而傷己之作,今人一般認為是一男子悼念自己的亡妻之作。詩人目睹亡妻遺物,倍生傷感,由此浮想聯(lián)翩,寫下此詩。

參考資料:
1、姜亮夫.先秦詩鑒賞辭典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8:53-54
展開?
鑒賞 補充糾錯
此詩表達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長感情。由衣而聯(lián)想到治絲,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。想到亡妻的賢德,“我思古人,俾無訧兮,”正是俗話所言,家有賢妻,夫無橫禍。描寫細膩,情感豐富。構(gòu)思巧妙,由外入里,層層生發(fā)。衣裳多色見于外,衣裳之絲見于內(nèi)。再由“治”絲條理,聯(lián)想辦事的條理,才使“無訧”,講而深入到身心內(nèi)部,體膚由而涼爽,再到“實獲我心”的情感深處,若斷若續(xù),含蓄委婉,纏綿悱惻。

  這首詩有四章,也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。鑒賞之時,要四章結(jié)合起來看,才能體味到包含在詩中的深厚感情,及詩人創(chuàng)作此詩時的情況。

  第一章說:“綠兮衣兮,綠衣黃里。”表明詩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服拿起來翻里翻面地看,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憂傷的。

  第二章“綠衣黃裳”與“綠衣黃里”相對為文,是說詩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細心看。妻子活著時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遠不能忘記的,所以他的憂愁也是永遠擺不脫的。

  第三章寫詩人細心看著衣服上的一針一線(絲線與衣料同色)。他感到,每一針都反映著妻子對他的深切的關(guān)心和愛。由此,他想到妻子平時對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規(guī)勸,使他避免了不少過失。這當中包含著非常深厚的感情。第四章說到天氣寒冷之時,還穿著夏天的衣服。妻子活著的時候,四季換衣都是妻子為他操心,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。妻子去世后,自己還沒有養(yǎng)成自己關(guān)心自己的習慣。到實在忍受不住蕭瑟秋風的侵襲,才自己尋找衣服,便勾起他失去賢妻的無限悲慟?!熬G衣黃里”是說的夾衣,為秋天所穿;“絺兮绤兮”則是指夏衣而言。這首詩應(yīng)作于秋季。詩中寫詩人反覆看的,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夾衣。人已逝而為他縫制的衣服尚在。衣服的合身,針線的細密,使他深深覺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,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。所以,他對妻子的思念,他失去妻子的悲傷,都將是無窮盡的?!疤扉L地久有盡時,此恨綿綿無絕期”(白居易《長恨歌》),詩是寫得十分感人的。

參考資料:
1、姜亮夫.先秦詩鑒賞辭典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8:53-54
展開?
詩文作者
詩經(jīng)
詩經(jīng)

《詩經(jīng)》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,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(前11世紀至前6世紀)的詩歌,共311篇,其中6篇為笙詩,即只有標題,沒有內(nèi)容,稱為笙詩六篇(南陔、白華、華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儀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。

《詩經(jīng)》的作者佚名,絕大部分已經(jīng)無法考證,傳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編訂?!对娊?jīng)》在先秦時期稱為《詩》,或取其整數(shù)稱《詩三百》。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(jīng)典,始稱《詩經(jīng)》,并沿用至今。詩經(jīng)在內(nèi)容上分為《風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三個部分?!讹L》是周代各地的歌謠;《雅》是周人的正聲雅樂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《頌》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,又分為《周頌》、《魯頌》和《商頌》。

孔子曾概括《詩經(jīng)》宗旨為“無邪”,并教育弟子讀《詩經(jīng)》以作為立言、立行的標準。先秦諸子中,引用《詩經(jīng)》者頗多,如孟子、荀子、墨子、莊子、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,多引述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。至漢武帝時,《詩經(jīng)》被儒家奉為經(jīng)典,成為《六經(jīng)》及《五經(jīng)》之一。

《詩經(jīng)》內(nèi)容豐富,反映了勞動與愛情、戰(zhàn)爭與徭役、壓迫與反抗、風俗與婚姻、祭祖與宴會,甚至天象、地貌、動物、植物等方方面面,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。

305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