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|99RE久久精品国产|国产精品丝袜拍在线观看|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'|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|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电影|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|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

English | 簡體中文 | 繁體中文
查詢

大車

大車檻檻,毳衣如菼。豈不爾思?畏子不敢。
大車啍啍,毳衣如璊。豈不爾思?畏子不奔。
榖則異室,死則同穴。謂予不信,有如皦日。

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白華
下一篇詩文: 芄蘭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大車行走聲檻檻,青色毛衣像嫩菼。難道是我不想你?相愛就怕你不敢。
大車前行聲啍啍,紅色毛衣色如璊。難道是我不想你?怕你不跟我私奔。
活著不能在一室,死后同埋一個坑。(你)說我不真誠,就讓太陽來作證。

注釋
大車:古代用牛拉貨的車,一說古代貴族乘坐的車子。
檻(kǎn)檻:車輪的響聲。
毳(cuì)衣:氈子。本指獸類細毛,可織成布匹,制衣或縫制車上的帳篷。此處從聞一多說。菼(tǎn):初生的蘆葦,也叫荻,莖較細而中間充實,顏色青綠。此處以之比喻毳衣的青白色。
爾:你。
子:;指其所愛的男子。
啍(tūn)啍:重滯徐緩的樣子,猶“檻檻”。
璊(mén):紅色美玉,此處喻紅色車篷。一說赤苗的谷。
奔:私奔。
榖(gǔ):生,活著。異室:兩地分居。
同穴:合葬同一個墓穴。
予:我。
有如皦(jiǎo)日:有此白日。如,此。皦,同“皎”,白,光明,明亮。

參考資料:

1、王秀梅 譯注.詩經(jīng)(上):國風.北京:中華書局,2015:148-149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詩鑒賞辭典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8:145-147
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《毛詩序》說這首詩是“刺周大夫”,說他不敢信守諾言。這種說法后人提出質(zhì)疑,因為全詩并沒有更多的社會背景描述。現(xiàn)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,不過主人公是男還是女還有分歧。

參考資料:

1、王秀梅 譯注.詩經(jīng)(上):國風.北京:中華書局,2015:148-149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詩鑒賞辭典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8:145-147

展開?
鑒賞 補充糾錯
此詩的意思簡明直截。如果按照主人公是男子的說法,就是小伙子要求與姑娘私奔,并指天發(fā)誓,一定要和姑娘結(jié)合,生不能同床,死也要同穴。愛情的強烈、堅定、至死不渝,大概總可以感動姑娘了。

  這首詩把環(huán)境氣氛與主人公心情結(jié)合起來,相互烘托促進,是一個特色。第一章寫小伙子趕著蓋有青色車篷的大車奔馳,在隆隆的車聲里,小伙子心潮澎湃:“豈不爾思,畏子不敢?!币馑际钦f:姑娘,你到底敢不敢與我相愛相戀呢?小伙子的沖動,與姑娘的猶疑,制造了戀愛中的痛苦。第二章以沉重的車輪聲,襯托小伙子內(nèi)心的苦惱。這時候,小伙子終于明白了:姑娘的猶疑是因為她家里不同意這段戀情。因此,擺在面前的是:姑娘敢不敢、能不能不經(jīng)父母許可就和小伙子私奔,結(jié)成夫妻。這是姑娘的終身大事,不能不慎重考慮。因為一旦遇人不淑,又背叛了父母,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慘了。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猶疑的原因,又提出私奔有無后顧之憂的考慮。詩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來的,表示小伙子已經(jīng)明白姑娘的處境和心思了。于是,自然地引出第三章:小伙子指天發(fā)誓,永遠忠于愛情,即使生不能同床,死后也要同穴。古人指天發(fā)誓是十分慎重的行為,這是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時代極為莊嚴的儀式。因為他們相信,違反了諾言要受到天譴的。小伙子慎重的發(fā)誓,從意蘊而言,已是圓滿地解釋了姑娘的疑慮,使姑娘放心大膽地投向戀人的懷抱。從情節(jié)而言,詩歌卻不再描述其最后結(jié)局了。人們可以從詩意延續(xù)中推想:這一對戀人,一定高高興興地駕著大車,奔向相愛相伴的幸福生活了。

  這首詩,將環(huán)境氣氛與人物心情相結(jié)合相襯托,把故事按情節(jié)發(fā)展而安排詩章,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結(jié)局,都有特色。

參考資料:
1、姜亮夫 等.先秦詩鑒賞辭典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8:145-147
展開?
詩文作者
詩經(jīng)
詩經(jīng)

《詩經(jīng)》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,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(前11世紀至前6世紀)的詩歌,共311篇,其中6篇為笙詩,即只有標題,沒有內(nèi)容,稱為笙詩六篇(南陔、白華、華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儀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。

《詩經(jīng)》的作者佚名,絕大部分已經(jīng)無法考證,傳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編訂。《詩經(jīng)》在先秦時期稱為《詩》,或取其整數(shù)稱《詩三百》。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(jīng)典,始稱《詩經(jīng)》,并沿用至今。詩經(jīng)在內(nèi)容上分為《風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三個部分。《風》是周代各地的歌謠;《雅》是周人的正聲雅樂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《頌》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,又分為《周頌》、《魯頌》和《商頌》。

孔子曾概括《詩經(jīng)》宗旨為“無邪”,并教育弟子讀《詩經(jīng)》以作為立言、立行的標準。先秦諸子中,引用《詩經(jīng)》者頗多,如孟子、荀子、墨子、莊子、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,多引述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。至漢武帝時,《詩經(jīng)》被儒家奉為經(jīng)典,成為《六經(jīng)》及《五經(jīng)》之一。

《詩經(jīng)》內(nèi)容豐富,反映了勞動與愛情、戰(zhàn)爭與徭役、壓迫與反抗、風俗與婚姻、祭祖與宴會,甚至天象、地貌、動物、植物等方方面面,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。

305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