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下花飛。月照妝樓春事晚,珠簾風(fēng),蘭燭燼,怨空閨。
迢迢何處寄相思。玉箸零零腸斷,屏幃深,更漏永,
夢魂迷。
芳草長川。柳映危橋橋下路,歸鴻飛,行人去,碧山邊。
風(fēng)微煙淡雨蕭然。隔岸馬嘶何處?九回腸,雙臉淚,
夕陽天。
春色融融。飛燕乍來鶯未語,小桃寒,垂柳晚,玉樓空。
天長煙遠(yuǎn)恨重重。消息燕鴻歸去,枕前燈,窗外月,
閉朱籠。
深院空幃。廊下風(fēng)簾驚宿燕,香印灰,蘭燭灺,覺來時。
月明人自搗寒衣。剛愛無端惆悵,階前行,闌外立,
欲雞啼。
馮延巳(903年—960年),又作馮延己、馮延嗣,字正中,五代江都府(今江蘇省揚州市)人。五代十國時南唐著名詞人,仕于南唐烈祖、中主二朝,三度入相,官終太子太傅,卒謚忠肅。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,文人的氣息很濃,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。宋初《釣磯立談》評其“學(xué)問淵博,文章穎發(fā),辯說縱橫”,有詞集《陽春集》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