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帷闕章句。
高談媿名理。
疏散謝公卿。
蕭條依掾吏。
簪發(fā)逢嘉惠。
教義承君子。
心跡苦未幷。
憂歡將十祀。
幸沾云雨慶。
方轡參多士。
振鷺徒追飛。
羣龍難隸齒。
烹鮮止貪兢。
共治屬廉恥。
伊余昧損益。
何用祗千里。
解劍北宮期。
息駕南川涘。
寧希廣平詠。
聊慕華陰市。
棄置宛洛游。
多謝金門里。
招招漾輕楫。
行行趨巖趾。
江海雖未從。
山林于此始。
謝朓(464—499),字玄暉,漢族,陳郡陽夏(今河南太康縣)人。南朝齊杰出的山水詩人,出身高門士族,與“大謝”謝靈運(yùn)同族,世稱“小謝”。19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。永明五年(487),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,初任其功曹、文學(xué),為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永明九年(491),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,十一年還京,為驃騎咨議、領(lǐng)記室。建武二年(495),出為宣城太守。兩年后,復(fù)返京為中書郎。之后,又出為南東海太守,尋遷尚書吏部郎,又稱謝宣城、謝吏部。東昏侯永元元年(499)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,死獄中,時(shí)年36歲。
曾與沈約等共創(chuàng)“永明體”。今存詩二百余首,多描寫自然景物,間亦直抒懷抱,詩風(fēng)清新秀麗,圓美流轉(zhuǎn),善于發(fā)端,時(shí)有佳句;又平仄協(xié)調(diào),對(duì)偶工整,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。